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商资归农”问题——以1930年代为中心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商资归农”问题——以1930年代为中心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农村合作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农村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生产力和经济收入。其中,在农民运动的实践中,“商资归农”是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仅可以反映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还可以对于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启示。因此,研究“商资归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商资归农”问题,结合历史和理论视角,探究其在农民运动中的作用、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启示,同时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农民对“商资归农”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商资归农”对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商业资本对于农村合作运动的支持与反对。
4.从“商资归农”问题中寻找对于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启示。
5.分析“商资归农”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梳理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商资归农”问题的演化过程,从而把握其实质和特点。同时,还将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农民对“商资归农”的态度和接受程度,以及商业资本对于农村合作运动的支持与反对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结果。
五、研究预期成果
1.深入探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商资归农”问题,揭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把握其在农民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启示。
2.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农民对于“商资归农”的态度和接受程度,揭示商业资本对于农村合作运动的支持与反对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3.深入分析“商资归农”问题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推进中国农村合作运动及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