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培训学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焊机必须平稳整齐地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安放于现场的焊机必须有防雨雪的棚罩等设施。 焊接把线在使用过程中严禁乱拉乱放,不用或工作结束时应盘放整齐并挂起。 过路的电焊把线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碾压措施。 每台电焊机应设有单独的开关,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接头必须连接牢固,在移动焊机后及时恢复接地或接零。电焊机电源的装拆及维修应由电工进行。 焊接作业点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开始焊接作业前,应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有效的隔离,对周围设备及成品进行安全隔离,加强成品保护。 必须在易燃、易爆气 体或液体的扩散区域 施焊前,必须得到有 关部门的许可。 禁止在已经投入使用和易燃易爆、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或利用它们作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焊机的所有外露带电部分必须有完好隔离防护装置,每台焊机及手砂轮使用的电缆线应具备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较好的抗机械型损伤能力及耐油、耐热和耐腐蚀等性能,确保完好无损,中间不得有裸露的接头。 导线裸露 绝缘部位破损 焊工(含金属切割) 豪建钢构焊工安全生产培训 焊工(含金属切割) 作业过程主要风险 安全操作要点 气瓶的存放和运输安全 气焊和气割安全操作 电焊工安全操作 等离子切割与氩弧焊接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要诀 事故案例 一、作业过程主要风险 焊工作业时存在的主要风险有:火灾爆炸、灼伤、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热(光)辐射、中毒或窒息、职业病等,具体表现见表2-3-1 : 序号 风 险 具 体 表 现 1 火灾、爆炸 气瓶存放或使用不当 动火作业未办理作业许可 气割时氧气乙炔泄漏 检修作业易燃易爆物质未清除干净 2 灼伤 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高温飞溅飞出伤人 高温熔渣灼伤 拿取烘烤的焊条时灼伤 3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高处作业防护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 4 物体打击 高处坠物 搬运物件时动作不协调 使用机械设备时物体飞出伤人 交叉作业所致的物体打击 5 触电 使用电气设施未遵守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用电设施电器部分存在触电隐患如接地、漏电保护不良,电缆线绝缘破损等 表2-3-1 作业过程主要风险表 6 热(光)辐射 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防辐射面罩、眼镜、工作服等) 7 中毒或窒息 未办理限空间作业许可 作业有毒物质含量和氧含量未经检测合格而进入 8 电焊尘肺病 作业环境通风不良 作业人员未戴防尘口罩 二、安全操作要点 1.一般要求 氧气瓶、乙炔瓶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如果超出有效期,不得使用。 阀门保护:除使用时外,任何时候压缩气瓶必须加盖阀帽保护。 氧气瓶 禁止火焰和带电导体接触压缩氧气瓶。 严禁野蛮装卸压缩氧气瓶。 使用时所有器材和附件应清洁,无油污和油脂。 氧气不能代替压缩空气使用。 乙炔瓶 乙炔气瓶任何时候包括空瓶时都必须直立放置,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 严禁靠近热源,一般瓶体温度不得超过30~40℃。 禁止在乙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缠绕悬挂橡皮管及焊、割炬。 气瓶的存放 露天存放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采取防晒措施,严禁在烈日下曝晒。做好防火花、防撞击措施,不得摆放在输电线路下方。 室内存放时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 存放气瓶处应有“危险、禁止烟火”。“10m内禁止明火”等醒目的警告牌。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存放和使用间距必须大于5m,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 气瓶在存放中防止被碰击。 空瓶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同一种气瓶的空瓶和满瓶必须分开存放,禁止重迭堆放。 漏气的气瓶应立即移至远离火源处放空或及时返回供货商。 气瓶的搬运 禁止在地面滚动气瓶,最好使用专用的小推车。 无论空瓶还是满瓶运输中必须关紧阀门,不允许握住气瓶的阀门或其它部件抬起或搬运气瓶。 氧气瓶、乙炔气瓶应有防震胶圈和防护帽,旋紧防护帽,并相互固定,防止其翻倒或相互碰撞。 气焊和气割安全操作 气焊工应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护目镜、安全帽、工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开始工作前用肥皂水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瓶阀、减压阀、胶管接口等部位是否漏气,检验是否漏气严禁使用明火。 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得混用,一般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黑色。漏气、老化的胶管要及时切除更换,严禁使用胶布或带油脂的东西进行包扎。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要远离火源和灼热的物体。 气焊胶管严禁与电焊把线缠绕,防止过热或焊把点火引燃胶管。 动火点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动火前应清除作业场地周围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办理动火许可,采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