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接待礼仪 接打电话规范.docx

发布:2019-09-02约2.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接打电话规范 接打电话应在通话准备、通话时间、通话态度、通话用语、通话 方式等方面加以注意。 一、通话准备 在通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通话得以顺利进行,信息得以 及时传递。 (一)准备内容 在拨打电话之前,必须首先明确通话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 性别、职务、年龄等,以免发生尴尬。而且必须明确通话对象的电话 号码,经仔细核实后再谨慎拨打。 同时,在通话前应当对自己所要阐述的要点有明确的把握。最佳 的办法是:预备一份条理清晰的提纲,事先把这些内容写在便笺上。 这样一来,在通话时接待人员就可以依照提纲有条不紊地进行阐述 了,而不至于遗漏要点、语无伦次,或是因一时想不起来该说什么而 尴尬冷场。 (二)准备记录 对于接听人员来说,任何一次通话都有可能传递着某些重要的信 息。如果因为一时疏忽而忘了所接听电话的内容,那么不但会给工作 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接待人员的个人形象,并 让人怀疑他的工作能力。 因此,接待人员应当在自己或公用的电话旁配备好完整的记录工 具。要养成一听到电话铃声就拿起纸笔的习惯。在接听电话时进行适 当的要点记录,避免反复,节约时间。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确保 所接听的信息不被遗漏。 (三)准备仪态 一般情况下,不论拨打电话还是接听电话,都必须全神贯注。届 时应当暂时放下自己手头的一切工作,然后从容地拿起电话,微笑通 话。通话时要专心,切不可三心二意地去做任何其他事情,否则既不 尊重通话对象,也不利于交流沟通。 (四)准备补缺 在办公时间暂时离开自己办公桌处理其他事情,以至于无法接听 他人来电时,一般可采取如下两种应对措施: 其一,设置电话录音。预留录音时,应使自己的发音友好而谦逊。 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您好!这里是奥凯石油公司某某部门,现工 作人员因公外出,请您在信号声过后留言,或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 码。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络。谢谢。 其二,委托他人代为接听电话。应让受托之人嘱托来电者留下姓 名、单位及电话号码,转告对方自己会在回办公室后即刻回电,并致 歉意。一般不宜要求对方改日再来电,以免给人以摆架子之嫌;也可 请受托人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代为记录来电内容,但必须确保其记 录准确,以免误事。 二、通话时间 (一)时间的选择 选择通话时间时,应根据通话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尽量为通 话对象多做考虑,尤其要避免打扰对方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公务电 话应当在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拨打,不宜在下班之后或例行的假日 拨打,更不能在凌晨、深夜、午休或用餐时间骚扰他人。如确有急事 不得不打扰别人休息时,务必在接通电话后要向对方致歉。如果是国 际长途,则应先计算一下本地与目的地的时差,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 时间拨打。总之,应尽量照顾对方方便,而不要简单地以考虑自己为 出发点。 (二)顺序的安排 如果接待人员同时有两个电话要接听,一般可先接听首先打进来 的电话,在向其解释并征得同意后,再接听另一个电话,并让第二个 电话的通话对象留下电话号码,告知稍后再主动与他联系,然后再迅 速转接第一个电话。如果两个电话中有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则应先 听重要的一个。例如,应当先听长途来电,再接市内来电;先听紧急 电话,再接一般性电话等。不论接待人员先接听了哪个电话,都应当 在接听完毕后迅速拨通第二个电话,不宜让对方久等。切不可同时接 听两个电话,或只听一个电话而任由另一个电话响铃不止,更不可接 通了两个电话后只与其中一个交谈,而让另一个电话在线上空等。 (三)时间的长度 使用电话时,务必要做到长话短说、删繁就简。在正常情况下, 一次通话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这一做法在国际上通称为通话3 分钟原则。没话找话、絮絮叨叨,都是接听电话的大忌。 三、通话态度 接听电话时应努力保持良好的通话态度,对通话对象要表现出足 够的耐心、细致、周到和热情。 (一)耐心拨打 拨打电话时,要沉住气,耐心等待对方接电话。一般而言,至少 应等铃声响过6声,或是大约半分钟时间,确信对方无人接听后才可 以挂断电话;不可响两三下后就挂断重拨;更不可在接通电话后埋怨 对方,或在铃响之时心急火燎地念念有词、责怪对方。 (二)礼貌接听 接听电话时,必须处处以礼待人。在电话铃响3声左右及时地接 听电话。拿起电话后,应先说您好,这里是奥凯石油公司,然后再略 作自我介绍,以便对方确认是否拨错号码。若通话对象找的不是自己, 可及时代为寻找对方所要找的人。对方若请自己传一个口信的话,一 定要当场笔录下来并且复述。在通话结束时,不要忘记说再见,等对 方挂机后再挂断电话。 应努力培养自己较强的听辨能力,熟悉与自己有着较多联系的接 待对象的声音。如果一拿起话筒,就能立刻听出对方的声音并直呼其 名(采用敬语),则会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进而有利于双方进一 步交流与沟通。 (三)殷勤转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