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千家综合布线网.doc

发布:2017-01-14约1.37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g and campus GBT/T 50312-200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北京 目? 次 ??? 总则 2.??? 环境检查 3.??? 器材检验 4.??? 设备安装检验 5.????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 缆线的敷设 ????????? 保护措施 6.??? 缆线终接 7.??? 工程电气测试 8.??? 工程验收 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附录D 光纤连接器极性 附录E 对绞电缆型号表示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总? 则 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检查 2.0.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器材检查 3.0.1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3.0.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如下: 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0.3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在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时,测时要求如下: 1)衰减测试:宜采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2) 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缆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 1) 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 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3.0.4接插件的检验要求如下: 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式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3.0.5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3.0.6有关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接插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安装检验 4.0.1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4.0.2各类配线部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