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密度、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无答案).doc

发布:2018-06-19约2.7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密度的综合计算 一、混合物质的密度 1、甲液体的密度为6g/cm3,乙液体的密度为4g/cm3,取一定量的甲和乙混合,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5g/cm3,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甲和乙的质量之比?若取质量都为12 g的甲乙混合,则混合后的液体密度多大? 2、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现配制了500 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 kg,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克? 3、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多少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4、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00 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315 g,取出 石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90 g,试求小石块的密度. 二、密度与压强结合 1.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kg的水,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3倍,则该物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三、密度与机械、浮力结合 1. 如图所示,有两个圆柱体C和D,分别系在轻质杠杆的两端,杠杆恰好水平平衡。D完全浸没在水中,把C由A向右移动OA杠杆恰好又能水平平衡,则D 2. 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现将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当在D端悬挂物体B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OD=2OC,p1∶p2=3∶1。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物体A、B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且VA=2VB。物体B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则 1)、A物体A所受重力为多少? 2)、两个物体的密度ρA∶ρB=? 3)、用多大的力竖直向下拉物体B,物体A恰能离开桌面? 3、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ρ甲:ρ乙=2:3,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甲: F乙= 6:5,两球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4、电动车以000W的额定功率从深水中匀速打捞重物如图所示不计绳重、绳与滑轮间摩擦及水的阻力电动车的速度为m/s,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阻力为N,动滑轮重力为00N,重物的体积为1.1 m3,则重物的平均密度为( ) A.1.6×103kg/m3 B.1.2×103kg/m3 B.1.3×103kg/m3 D.1.8×103kg/m3 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木块A与金属块B用细绳相连,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其中A刚好1/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细绳剪短,则A恰好有1/5的体积浸在水中,则A与B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 A.?h3:(h1+h2)?B.?h1:(h2+h3)?C.(h2﹣h1):h3?D. (h2﹣h3):h1 2、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3、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 P乙 B. P甲 =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对容器底的压强( ) 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丙最大 5、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