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感觉统合与其活动运用何谓感觉统合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各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認識感覺統合與其活動運用
楊舒菁 職能治療師
何謂感覺統合?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各種不同的感覺器官以接受外界各種不同的訊息,包
括: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前庭覺、觸覺及本體覺,這些感覺在大
腦會彼此互相結合、運作,並加以整合與分析,以便身體作出適當的反
應及行動,如:吃餅乾。
人必須利用感覺訊息才得以生存、進行學習,並且能順暢地發揮身體功
能。
擁有正常的感覺統合,人才能發展出自尊心、動作技巧與高層次的認知
功能。
認識觸覺
一般人透過皮膚底下的觸覺受器來接收感覺訊息,其分布在表皮層、真皮
層及皮下組織等,為最大的感覺神經系統。
--溫度覺:冷、熱
--痛覺:痛、癢
--觸覺辨識:了解物體的物理特性(質感、形狀、大小)
觸覺功能包括安撫情緒、促進動作發展、保護防禦、識別反應、溝通等。
認識前庭覺
人的身體動作與重力會刺激位於內耳『前庭』的特殊接收器,包含耳石
器官與半規管。
--耳石器官:偵測頭部及身體在空間中的姿勢與姿勢控制的能力(靜態) 。
--半規管 :偵測頭部的動作,會將旋轉、加減速度等動態訊息傳到前庭
神經。
依動作性質可分為:
局部動作:抬頭、轉頭、搖頭等。
全身動作:搖晃、翻身、爬行、走路、跑步、跳躍、攀爬、旋轉等。
依刺激強弱不同可分為:
慢速、小幅度、持續性的活動 :屬和緩的刺激,可達到穩定神經的
效果。
1. 躺在搖籃、吊床上
2. 搖晃(橫抱/直抱)
3. 趴在大球或枕頭上輕晃
4. 坐慢速且穩定行駛的車子
5. 慢速地盪鞦韆
快速、幅度大、瞬間且動態的活動 :屬強烈刺激,可興奮神經。
1. 自腋下撐起搖晃、舉高或旋轉
2. 跳躍(床上或平地)\
3. 溜滑梯、盪鞦韆、翻筋斗
4. 車子快速起步、轉彎、緊急煞車
5. 搖木馬、走平衡木、走吊橋
前庭系統與其他系統間的關係
前庭系統與視覺系統:將重力相關的強弱訊息提供給視覺系統,形成遠
近、高低、前後、左右等方位概念,及『空間視知覺』。
前庭系統與動覺系統 :前庭刺激會提昇肌肉張力,連帶影響肌腱、韌帶
與骨骼做出平衡動作,並維持姿勢,行程有意義的身體知覺。
前庭系統與雙側整合:前庭系統會將訊息傳送到大腦半球,促進身體的
雙側統合能力,以及在學習複雜動作時的反應靈敏。
前庭系統與情緒中樞 :包含正面與負面的,如興奮、緊張、安靜等。
認識本體覺
本體覺的接受器分佈在肌肉、關節、韌帶、肌腱和結締組織中,可使人
察覺到肌肉在伸展或收縮,並轉化為神經衝動,傳到大腦而產生本體覺。
亦稱『姿勢感覺』,是指能告訴我們關於位置、力量、方向和身體各部
位的動作,以及有助於統合觸覺與前庭覺的一種感覺訊息。
其功能在提高身體知覺和促成動作控制與動作計畫能力。
有益感覺統合之活動
活動一:沙堆遊戲
益處:
用手在不同材料上畫畫與遊戲,可增進觸知覺、身體知覺及創造
力。
使用餅乾印模可提升使用工具的能力,並增加手部力量與手眼協調
能力。
活動二:觸覺小徑
材料 :地毯、絨毛布、薄紗、圍巾、毛巾、豆袋、瓦愣紙、泡棉等。
玩法 :把各種材料排成不同路徑,讓孩子赤腳用走、爬、跳或滾動的方式
去玩,也可以把手當成腳去『走路』。
益處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