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_91.120.25 一 价
P5’ 妇昌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JT19531.2-2004
-.- ~‘一 .一 ~一 .一~一 ~喇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
Technicalrequirementfortheobservationalenvironmentof
seismicstations-Part2:Electromagneticobservation
2004-06-21发布 2004-09-01实施
一 一
43wwill4橇一twRtMikl发“
GB/T 19531.2-2004
. ‘J. .日‘.
oli 胃
GB/T 19531《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第1部分:测震;
— 第2部分:电磁观测;
—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本部分为GB/T 1953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2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钱家栋、顾左文、赵家骆、杨冬梅、席继楼、高玉芬、周锦屏、毛先进、郑兆必、赵国
泽、周勋、马森林、陈小斌、王继军、马钦忠、谭大诚、唐宇雄、姚同起。
标准分享网
GB/T19531.2-2004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保障社会
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震台站是获取多种学科观测数据的基地,确保这些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是减轻地震灾害最基础
的工作。
制定GB/T19531的目的是向社会各方提供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技术依据和规范地震台站选
址,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
本部分表述地震台站电磁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其技术思路是:根据地震台站电磁观测物理对象的变
化规律和观测技术的能力,提出保持地震台站电磁观测正常工作所必要的主要技术指标;按照技术指
标,确认可能对该项技术指标的实现构成骚扰的各类人工骚扰源与电磁观测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
本部分制定过程中,开展了大量调研和实验,内容包括:调阅地震台站原始电磁观测记录、已有的专
项野外观测实验结果、国际上权威学术机构对地震台站电磁观测环境的相关规定、国内有关保障地震观
测条件的法规性文件或条款,开展地铁实验等。此外,本部分制定过程中,还以模型和理论计算作为实
验的验证和补充,以解决有限的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问题。
GB/T 19531.2-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震台站电磁观测环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