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及评定工艺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序号
项 目
第 页
序号
项 目
第 页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检验工艺流程图
14
内部干燥
23
1
气瓶拆卸
1
15
瓶阀检验、装瓶阀
24
2
登记记录
2
16
气密性试验
25
3
气瓶上检测线
3
17
氮气置换
26
4
瓶内介质处理(氮气置换)
4
18
喷涂、喷字、喷色环
27
5
卸瓶阀
5
19
粘贴检验标签
28
6
表面清理
6
20
总检
29
7
缠绕层外观检测
7~12
21
技术负责人审批
30
8
金属部分外观检测
13~17
22
判废瓶处理
31
9
壁厚测定
18
23
出具检验合格证、检验报告
32
10
瓶口螺纹检查
19
24
出具判废通知书
33
11
空瓶重量测量
20
25
入库和发放
34
12
水压试验
21
26
资料归档
35
13
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
22
检验工艺卡
产品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编号
共 35 页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气瓶
气瓶拆卸
01
第 01 页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与评定标准
操作要点
检验方法
设备及检验器具
1.气瓶拆卸
气瓶的拆卸应由检验机构或有资质的安装单位负责。
先关闭瓶阀,由熟知气瓶拆卸的操作工用专用工具卸下。
目测
专用工具
检验工艺卡
产品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编号
共 35 页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气瓶
来瓶登记记录
02
第 02 页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与评定标准
操作要点
检验方法
设备及检验器具
登记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
1.逐只检查记录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记录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单位许可证号或单位代码、气瓶编号、制造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公称水容积、上次检验日期。
2.对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造许可的制造企业生产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相应规程或制造标准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项目不全导致无法评定的气瓶、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3.自气瓶制造之日起,超过设计使用寿命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对于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新投用气瓶,可以按其使用登记日期作为气瓶设计使用寿命的起始日期。
1.审查送检气瓶的充装单位或用户是否在本公司检验任务授权的范围和地区,如果不是则不予受理,如果是则受检接收该批气瓶,在每只气瓶阀座挂上本公司检验的顺序编号的号牌。
2.号牌应用铁丝系牢。
3.接收用户送检瓶时应在送检人员在场情况下做好下列工作:
(1)查清送检瓶型号规格,清点来瓶数量,并分别按类堆放;
(2)查看气瓶有无明显变形、凹陷、鼓点、火烧、裂纹、严重腐蚀、不规范修理等缺陷,并做好记录;
(3)记录用户要求的标记编号等;
(4)逐只检查技术要求与评定标准中每一条内容;(5)查看瓶阀等附件完好情况;
(6)对于气瓶受到严重腐蚀或其它严重损伤而提出送检的气瓶应作特殊标记,指出重点检查部位;
(7)与用户签订合同或填写气瓶检验接收单(一般情况下,从合同签订之日到检验完成不超过10天)送通知车间(一联交车间);
(8)上述内容登记在检验流程卡上与气瓶一并递交检验员;
(9)凡按标准要求的判废瓶用红漆在瓶体上写上“报废”字样并另行存放处理。
1.查阅用户所在地区;
2.目测核对实物做好记号;
3.填写气瓶接收记录;
4.原始标记检查;
5.出具检验工艺流程卡
检验工艺卡
产品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编号
共 35 页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气瓶
气瓶上检测线
03
第 03 页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与评定标准
操作要点
检验方法
设备及检验器具
来瓶登记后,气瓶通过平衡吊上传递架水平放置到氮气置换工位。
目测
放置是否平衡预定的工位
平衡吊
检验工艺卡
产品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编号
共 35 页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气瓶
瓶内介质处理(氮气置换)
04
第 04 页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与评定标准
操作要点
检验方法
设备及检验器具
瓶内介质处理
对瓶内的介质,在保证安全、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气体排净。
1.气瓶平稳放置到氮气置换工位;
2.人工将高压软管接头与瓶阀连接旋紧,显示压力不大于0.1Mpa,打开排气球阀,排气至常压,关闭球阀;(大于0.1Mpa时需将气瓶送到残气处理站处理。)
3.打开真空管道球阀,将气瓶内部抽成真空,关闭球阀;
4打开氮气管道球阀,将氮气冲入瓶内,关闭球阀;
5.再次打开排气球阀,排气至常压,卸下高压软管,氮气置换完成;
6.由于输送架有一定的倾斜度(角度为5°),气瓶可较轻松地滚到瓶阀机前。
目测。
用压力表检测氮气压力和瓶内压力。
TDZ-1型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