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培训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压送风系统 正压送风其实就是“防排烟系统”中的“防”,为的是发生火灾时保持某一区域中的空气的正压,使烟气不能进入,创造人员疏散的空间。一般楼梯间、电梯前室都要有正压送风系统。 楼梯间的正压送风阀,初始状态为关闭,当接收到消防模块发出的信号后,送风阀转为开启,屋面或裙房的正压送风机启动,输送新风进入楼梯间和前室。 楼梯间的灯具供电,为应急照明配电,由双电源回路确保有电。而且在火灾的时候,楼梯间的灯具,会被强制点亮,无需人为开启,保证疏散通道的照明需求。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来确保人员从楼梯间疏散。 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及防火知识培训深圳市xx有限公司技术部2013.12 消防报警控制主机 消防主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控制主机,消防主机采用柜式安装,通过该主机配置的管理电脑,可在联动操作台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各探测区域设备进行监控。 各消防水泵、各防烟风机、各排烟风机,除报警器经模块自动控制外,可在手动控制台上直接手动控制启停。通过电缆连接至现场控制箱(柜), 并显示设备工作状态; 感温型探测器 感烟型探测器 感烟、感温探测器参数 报警系统(手动报警器) 喷淋头 水流指示器 消火栓按钮及其他设备 我公司的消火栓 火灾报警的确认 以下情形视为火灾报警: 任一个感温或同一区域两个及以上感烟探测器相继动作; 任何一个水流指示器动作; 任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动作; 任一个消火栓按钮动作。 确认火灾后的相继动作 立即在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报警,显示具体位置或区域; 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机,关闭电动防火阀; 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正压送风阀等。 对火灾相应层进行消防广播.有警铃及应急广播两个系统时, 先停警铃,后广播。 启动着火层及相关层通道的火灾疏散应急照明。 控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 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启动消火栓泵; 任一个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动作,通过现场模块联动启动喷淋泵,也可以通过手动,直接启动喷淋泵。 消 防 水 系 统 湿式报警阀 消防水泵 稳压系统 消防泵控制柜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钢瓶 气体系统 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使用演示 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的控制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装设烟温感组合探测器及手动控制按钮,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自动下降至距地 1.5~1.8米,,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再次自动下降到底, 并接收反馈信号。 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任一侧两组的探测器动作,防火卷帘一次下降到底,并接收反馈信号。 按火灾自动报警规范在不同场所设置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或它们的组合。 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其两侧应设自动喷水系统保护、降温,其喷头间距不应小于两米;在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卷帘时必须加水幕。 防火卷帘的耐火时间不少于3小时。 避难层的常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度超过1OO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或避难间。 避难层或避难间是发生火灾时,人员逃避火灾威胁的安全场所。1.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不宜超过十五层的原因是,发生火灾时集聚在第十五层左右的避难层人员,不能再经楼梯疏散,可由云梯车将人员疏散下来。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城市配有50m高的云梯车,可满足十五层高度的需要。还考虑到各种机电设备及管道等的布置需要,并能方便于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两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大致定在十五层左右。2.进入避难层的入口,如没有必要的引导标志,发生了火灾,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提出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通过避难层,但均应通过避难层,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3.避难层的人员面积指标,平均每平方米容纳5个人。 火灾时逃生及自救的办法 保持清醒头脑,扑灭初期火灾。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 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若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浓烟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开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以防热气浪将门冲开。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逃出火场。 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