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

发布:2016-01-31约7.53千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另一种图解法 S-S定理对财富分配的含义是什么呢? 观察下图: PC/PF上升,导致K/L上升,由此提高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降低了资本边际生产率,于是增加了工人的真实收入,降低了资本家的真实收入。 即PC/PF上升,导致w/Pc上升,r/Pc下降,w/PF上升,r/PF下降。 可以看到,要素价格百分比上升要大于产品价格百分比上升。这就是S-S定理所说的放大效应。 * 另一种图解法 * 举例说明S-S定理 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电脑部门:销售收入= PF*QF = 200 劳动力收入= W*LF = 100 资本收入= R*KF = 100 衣服部门:销售收入= PC*QC = 200 劳动力收入= W*LC = 120 资本收入= R*KC = 80 变形可得 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电脑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 举例说明S-S定理 贸易开放后,假设电脑价格ΔPF上升10%,衣服的价格不变。 由公式 可以推导出 * 举例说明S-S定理 带入数值得 (ΔW/W) = -(20%/0.5) = -40% (ΔR/R) = -(ΔW/W)(60/40) = 60% 当电脑的价格上升了10%时,使得工资下降40%,从而以相对产品衡量的真实工资下降了,工人的处境变坏了; 另一方面,资本回报率上升60%,以相对产品衡量的真实资本回报上升了,资本家的处境变好了。 * 举例说明S-S定理 在均衡时,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电脑价格PF上升,使得 ΔW/W 0 ΔPF/PFΔR/R 实际工资下降,实际资本回报率上升 电脑价格PF下降,使得 ΔR/R ΔPF/PF 0 ΔW/W 实际工资上升,实际资本回报率下降 衣服价格PC上升,使得 ΔR/R 0 ΔPC/PCΔW/W 实际工资上升,实际资本回报率下降 以上就是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主要内容。 * 罗伯金斯基定理 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表明了商品价格变化对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阐述的是“价”之间的关系。 而罗伯金斯基定理,阐述的是“量”的关系,说明了当一国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时其产出的相应变化。 我们首先来考虑资源的分配。 * 罗伯金斯基定理 埃及沃斯方图 * 罗伯金斯基定理 观察上面的“埃及沃斯方图” 方图横轴的总长度表明了一个国家的劳动存量,而左右的纵轴分别表示一国的资本存量。 方框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将资源在衣服与电脑这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结果。 该图描述了两个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见OCC与OFF曲线。在给定的要素价格下,不论生产多少产品,生产衣服的资本劳动比率KC/LC都小于电脑的资本劳动比率KF/LF 。 所以衣服 (C)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电脑(F)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OCC与OFF的交点即代表了均衡时各要素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情况,同时间接地表示了两部门的产量。 * 罗伯金斯基定理 现在我们考虑如下情况: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由于某种原因增加了。资源的分配以及两个部门的产量会如何变化呢? 我们以OF2为起点作一条与OF1F1平行的直线。这时均衡由1变到2。 注意到,斜率不变假设商品价格不发生变化。 * 罗伯金斯基定理 由上图容易看出,当资本存量增加后,用于生产电脑的劳动力和资本数量都增加了,而用于生产衣服的劳动力和资本数量都减少了。 这样,电脑的产量上升,衣服的产量下降。 将以上例子的结论一般化,我们可以得到 罗伯金斯基定理:保持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要素禀赋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此要素的产业产量增加,另一产业产量减少。 *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相对价格和外国相对价格不一致,如下图,本国均衡在A点,即相对价格、本国PPF、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现假设外国相对价格也是Pa,若两国偏好符合一次齐次,即收入增加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会等比例上升,则收入的扩展线为经过原点的直线。因为两国的偏好相同,若两国价格相同,则外国的消费组合点应在收入扩展线上,则外国均衡应在C’,但Pa与外国PPF的切点在B’而非C’ 。如此,生产消费不平衡,均衡不成立。 *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衣服 电脑 *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要想使均衡成立,则必须调整相对价格使得对每一产品的超额需求必须为0。 z(p)表示超额需求,当价格为时Pa,本国对衣服的超额需求为0,外国为正;当价格为Pa*时,外国对衣服超额需求为0,本国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