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风电场通信技术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风电发电入门资料整理
风电场网络通信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风电在全世界范围的发展,国内国外有不少公司致力与SCADA?系统开发,维斯塔斯、Gamesa、GE、金风、华锐等风电机组供应商均为自己生产的风电机组提供配套的监控系统,但这些监控系统一般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机型,适应性较差。因此国内外有多个公司致力于第三方的SCADA系统开发,这些公司的优秀产品包括,国外:丹麦瑞思国家实验室于2000?年到2003?年开发的Clever Farm?系统,英国Garrad Hassan?公司的GH SCADA系统,美国赛风公司的Second WIND-ADMS系统,还有Vestas Online?美国卓越通讯的SCADA?系统,国内的有:南瑞电控所NS2000W,华锐风电,金风公司的监控和远方监测系统。目前风电场网络通信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其中以有线为主,,包括RS-485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和以太网,当然在也有使用无线方式或者无线、有线混合使用的方式。但随着风电场容量的增大以及海上风电场对视频监控需求的提高, 尤其考虑到有线介质不可预知的破坏, 目前的系统很难同时兼顾可靠性、安全性和性价比的高要求。
风电场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大型海上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的通信方式:多机监控的无线局域网络
现场总线:Modbus
无线网络通信协议: IEEE 802.11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有中心结点型(infrantructure)图四
监控软件开发平台:组态王 Kingview6.5
公司远程登录访问网络方式 :VPN 虚拟专用网络
组网方式:需要一个或者数个无线桥接器(AP)若干年无线网卡以及天线(包括功率放大器组建无线局域网)如图一
风电场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大型海上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的通信方式:多机监控的无线局域网络
现场总线:Modbus
无线网络通信协议: IEEE 802.11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有中心结点型(infrantructure)图四
监控软件开发平台:组态王 Kingview6.5
公司远程登录访问网络方式 :VPN 虚拟专用网络
组网方式:需要一个或者数个无线桥接器(AP)若干年无线网卡以及天线(包括功率放大器组建无线局域网)如上图
现有的风电监控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有线方式,
包括RS-485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和以太网。对于大型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 如上海正在建设的东海风力发电场, 由于其位于距海岸线8~ 13 km 以外的地方,因此, 巡检和维护非常不方便, 有线通信网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风电场监控通信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
求。所以, 配以适当的无线通信网络将有可能成为大型风电场通信系统发展的趋势。
使用无线网络的优缺点:由于RS一485现场总线,最大传输距离为1 200米,而海上风电场各风力发电机之间的距离往往不止1 200米,所以不能使用RS-485现场总线。此外,海上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使用有线通讯可能会造成物理损坏等后果,使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海上电磁干扰相对较弱,使用无线通讯完全能够保证监控系统的安全工作。无线通信有着灵活性好、机动性号等优点,当网络结构变化时,如风力发电机的添加或者拆除时,不需要对网络进行重新拓扑,而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实现网络重组。就成本而言,它可以省下一笔昂贵的布线费用和美观费用。且省去了大量的布线空间,降低了风电场数据传输通道损坏的概率。
摘.. 要: 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考虑, 要求大型风电场具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在分析了现有风电场监控系统的有线和无线传
输方式的优劣性基础上, 针对有线介质不可预知的破坏可能和海上风电运行维护不便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以太网和地面无线测控网
相结合的大型风电场监控通信系统。该系统满足大型风电场传递大量数据的要求, 并能解决就地监控与中央监控之间的通信备份;
同时还可实现远程监控、中央监控和就地监控之间实时、可靠和安全的通信。
大型风力发电场一般工作于恶劣的环境中。在无
人值守的情况下, 它采用SCADA ( supervisory contro l
and data acquis ition)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几十
台或上百台风力发电机进行集群控制[ 1- 2], 其中, 通信
系统需要完成风机内部、就地监控、中央监控和远程监
控之间数据与命令的通信[ 3]。
现有的风电监控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有线方式, 包
括RS-485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和以太网。对于大
型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 如上海正在建设的东海风力
发电场, 由于其位于距海岸线8~ 13 km 以外的地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