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 神经06.ppt

发布:2018-01-25约5.5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1. 双向传导 2.绝缘性 3.生理完整性 4.相对不疲劳性 5.神经纤维的分类 A B C三类(传出神经);I、II、III、IV(传 入神经);二、神经胶质细胞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4.绝缘和屏障作用 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三、突触生理;化学性突触: 1 突触的基本结构 : 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受体 突触间隙 2. 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扩散, 特异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 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产生突触后位)。 ;5 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联系方式:辐散式(传入);聚合式(运动);环式(正 反馈);连锁式(负反馈)等 辐散原则聚合原则: 特征: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总和 兴奋节律性改变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6 .递质、调质和受体 ⑴递质的特征: ①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 ②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③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受体而发挥其特异的生理学作用; ④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失活方式; 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并能够拟似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⑵ 递质的分类 分类 : 家族成员: ①胆碱类 乙酰胆碱 ②胺 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HT,组 ③胺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氨 基丁 酸 ④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 阿片肽,血管紧张素II,脑肠肽,心房 利尿肽 ⑤嘌呤类 腺苷,ATP ⑥气体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⑦脂类 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⑶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种化学物质特 异结合的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 物分子。 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结合并产生生物 效 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只发生特 异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 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①适宜的刺激: (感受器对刺激的选择性) ②感受器的换能和放大作用: 感受器将不同性质的刺激变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放大作用 : 感受器将刺激能变成神经信号时表现出不同功率的放大作用(不同动物的放大作用不同,即敏感性的差异) ③适应现象: 对比现象 刺激之前或同时受到性质相反的刺激时,感 受器的敏感性将升高。 后作用: 后作用时间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二 传入系统 (一)传入径路: 痛温触觉(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①脊神经节→②脊髓背角*→ 脊丘外侧束 (痛温) →③丘脑→大脑皮 脊丘腹侧束(触) 肌腱关节本体感觉:内脏和深部压觉→①脊神经节→②延髓(薄束核 和楔束核)*→③丘脑→大脑皮层 头面部的感觉→①三叉神经节 →②脑桥(脊束核)*→③丘脑→大脑皮层 ;(二)特殊感觉 视觉:①感光细胞→②双极细胞→③神 经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交叉 (部分)] →④丘脑→⑤大脑皮层 听觉: ①耳蜗中的螺旋神经节(双极细 胞)→ ②耳蜗神经延髓耳蜗核* (部分)→③上橄榄核*→ ④外侧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