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查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查房 内容 病史汇报 定义、病因、病理 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 护理要点 一、病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女 年龄:68岁 职业:农民 文化:文盲 住院号:388692 入院时间:2021-7-28-09:45步行入院 主治医生: 入院诊断:双侧三叉神经病 二、简要病史 主诉:双侧颜面部反复疼痛不适2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突感双侧颜面及舌尖疼痛不适,说话、洗脸、吃饭等都可能导致疼痛发作,一直口服卡马西平片控制,效果一般,现患者来我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 既往史:既往有三叉神经痛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解剖 是混合神经,由粗大的感觉和细小的运动根组成。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由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组成,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面部感觉。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由桥脑中部的运动核发出,支配咀嚼肌运动。 定义 三叉神经痛是面颊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突发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以原发性多见。 病因 中枢学说 1、病因在中枢 2、突发突止、无预兆、时间短 3、间歇期正常 4、抗癫痫药有效 周围学说 1、病变在外周 2、后根、半月神经节及周围分支 3、病毒感染 4、压迫 流行病学 中老年人多见,40岁以上者占70-80% 多为单侧 女性多,约为男性的2-3倍 第二、三支最常受累 临床表现 起病形式:突发突止、无先兆。 疼痛性质: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 持续时间:数秒钟或1-2min,间歇期正常。 疼痛部位:面颊、上下颌、舌部最明显。 发作周期:病程越长,缓解期越短。 临床表现 扳机点: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某处特别敏感,如嘴唇、口角鼻翼、面颊、牙齿、舌等,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域称为扳机点。 痛性抽搐:严重时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牵拉向患侧,伴面部发红、皮温升高,结膜充血和流泪现象。 洗脸、刷牙 上颌支疼痛发作 说话、咀嚼、打哈欠 下颌支疼痛发作 鉴别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中老年患者三叉神经二、三支分布突发、短暂、反复发作的剧痛有扳机点,间歇期正常,无三叉神经损害阳性体征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面部持续性疼痛和感觉减退,合并其他脑神经受损,由多发性硬化、颅底肿瘤和延髓空洞症引起,CT和MRI可鉴别 治疗方法 术中图片 术中图片 术中图片 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发展简史 PBC技术与方法 1、C臂或DSA引导 2、卵圆孔穿刺:用Hartel前入路法,从患者口角外侧2-3cm处进针,另两个参考点分别为患者瞳孔下方1cm及颧弓水平外耳道前3cm。 导管深度: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外口,球囊导管末端超出穿刺针导管约10mm,最长不超过20mm,平均约15mm。 3.球囊大小及压力:球囊充盈的容积一般在0.5-1.0ml,平均0.65ml。 4.Meckel’s囊的大小因人而异,老年人囊壁弹性下降,相同容积球囊产生的压力也随之下降。故老年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迫的时间。 护理问题 疼痛:与三叉神经受损引起面颊、上下颌及舌疼痛 焦虑:与疼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知识缺乏: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有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