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说明文阅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2017 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
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准确地看出全文的
结构特点,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
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联系文章与生活实
践谈自己的感受、发现或设想,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准确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
分层次,要言不烦地对文段的内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
品析说明的语言,说明词或句子的含义、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
言的表达特点,根据文章内容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对答题
的理由进行解说,对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文字“再表达”,
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
或画出图形,等等。
【知识疏理】
1. 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作比
较等说明方法。 2. 说明文语段中的中心句与文句。 3. 说明文的文章
结构特点与文段结构特点 ; 总说与说。 4. 说明中限制语的运用,确数
和约数。 5. 说明文语段的层次划分角度。 6.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7. 平实与生动的语言。 8. 说明中的描摹。 9. 科学小品的
特点。 10. 图表的设计。 11. 联想与想像。 12. 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
见闻。
【试题特点】
主要题型为填写题、简答题、简述题、概括题、图表题,简答题
设题最多,比例最大。次要题型为仿写题、判断题、选择题。
【解题导引】
例 1.(2003 年盐城 )
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它们是人的“生命卫士”,担负着消灭
外来入侵病毒的重任,医学上称之为“免疫细胞”。人类二十世纪,
这些“生命卫士”遇到了一种强悍凶险的对手——艾滋病毒。这种
病毒十分狡诈,一旦侵入人体细胞组织,它们就会用“融合”的手
段进入免疫细胞内部。原先的“生命卫士”被迅速异化为病毒感染
细胞,并会“走火入魔”发疯似地复制,病人每天大约会产生 1000
万个变异的病毒颗粒。由于它的高速的变异和复制,病人即使采用
抗病毒药物进行剿杀,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也马上会针对性地再
度变异,使抗病毒药物在一段时间后失去攻击能力,也就是说病人
很快会出现“耐药”反应。当人体“生命卫士”的组织系统被瓦解
后,病人就会并发多种疾病,直至死亡,所以艾滋病也被称为人体
免疫系统缺陷综合症。
八年前,科学家针对耐药性,变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为多种抗病
毒药物的配伍联合用药,创造了“鸡尾酒”疗法,虽然有较好抑制
病毒的作用,但最终还是不能逃避“耐药”的黑洞。
最近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病毒药
物,有可能使之成为首个能逃避“耐药”黑洞的新型抗艾滋病毒药
物。该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融人免疫细胞内部,
就像给人体的“生命卫士”穿上了坚固的防弹衣,使病毒无法进入
免疫细胞内部进行“策反”,并无从复制和变异,只能处于“孤立”
状态,最终在免疫细胞和抗病毒药物面前束手待毙。这一新型药物
已得到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用于临床。
1. 第 1 段开头为什么把人体内的一种淋巴细胞称之为人的“生命
卫士”?
2. 根据第 1 段内容,为下图的 3 个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3. 第 3 段“只能处于‘孤立’状态”中“孤立”的意思是什
么?( 依据文中语句回答 )
4. 第 3 段中加点的“有可能”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
上面用于命题的材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第 1 题考查对句子的理
解能力,要求对陌生的内容进行阐释,解答时要反复浏览相关内容,
找到与题目有关的辅助材料作为答题的依据 ; 第 2 题考查对段落的理
解,采用了图表题,要能通过阅读抓住关键词语作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