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及护理-课件.ppt

发布:2016-12-09约1.2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内容 解剖生理 十二指肠长约25m,呈C形,是小肠最粗和最固定的部分 分为四部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 2.胃酸及胃蛋白酶 3.非甾体类抗炎药 4.其他因素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1.慢性过程 2.周期性发作 3.节律性腹痛 临床表现 症状 上腹痛(主要症状) 1.性质: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痛(饥饿样不适感) 2.部位:上腹部/剑突下/或右/或左 3.节律性:DU空腹(餐后2~4h)→疼痛→进餐→缓解4.午夜痛 5.缓解方式:进食/制酸剂 临床表现 非典型表现 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有腹胀,厌食,嗳气,反酸 体征 发作时剑突下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DU压痛点常偏右 并发症 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辅助检查 1.十二指肠镜及黏膜活组织检查 ( 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2.X线钡餐检查 (龛影) 3.粪便隐血实验 ( OB+常提示溃疡有活动)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 控制症状 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 避免并发症 治疗要点 1.降低胃酸药物治疗 H2RA 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 PPI H+_K+_ATP酶失去活性,阻止壁细胞内的H+转移到胃腔,抑制胃酸分泌 治疗要点 2 保护胃黏膜治疗 硫糖铝和CBS 3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三联治疗方案,如奥美拉唑或枸橼酸铋钾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甲硝唑 治疗要点 4 手术治疗 对于大量出血的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及正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护理护理 疼痛 :腹痛 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的化学炎症反应有关 措施 :1、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2、指导缓解疼痛3、休息与活动4、用药护理 护理 营养失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疼痛致摄入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措施 :1、进餐方式:指导病人有规律的定时进食,维持正常的消化活动节律2、食物选择: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营养的监测:监督病人采取合理的膳食结构,定期测体重及各项营养指标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保持乐观情绪 规律生活, 适当锻炼 合理饮食 戒烟酒 用药指导 定期复诊 * * 1 解剖生理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6 护理、健康指导 4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幽门螺杆菌-促胃液素-胃酸学说 十二指肠上皮化生学说 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减少 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 消化性溃疡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作用所致,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吸烟、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等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NSAID可直接作用于胃、十二指肠黏膜,透过细胞膜弥散入粘膜上皮细胞内产生细胞毒作用 反复发作,病史可几年至十几年 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进行;发作期数周或数月,治疗者明显缩短.缓解期数周/数月/数年.发作有季节性,诱发因素:不良精神情绪因素/药物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