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1.ppt

发布:2018-01-25约2.1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药 物 效 应 动 力 学 (pharmacodynamics) 药理学教研室 吴尚魁 授课要点 1.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 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副作用、激动药、 拮抗药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如NA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α受体。 2. 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如NA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 一般情况下对作用和效应并不严格区别, 3. 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 ——兴奋和抑制。 兴奋和抑制是机体各组织器官活动的基本形式, 如果二者正常关系被破坏,人体就要发生疾病。 4.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概念:某些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对一些组织器 官作用强,对另一些组织器官作用弱 或无作用。 例如: 可拉明 (2)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可拉明。 (3)根据药物选择性可进行药物分类。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如:血压过高过低; 心跳过速或过缓; 体温过高过低; 肌肉痉挛或麻痹。 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又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1. 对因治疗 2. 对症治疗 二、 治疗作用(治疗效果) 举例:胃肠绞痛,用阿托品 绞痛缓解 感冒发热,用阿斯匹林 体温下降。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三、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不 适或痛苦的反应。 1. 副反应 如胃肠绞痛用阿托品可止痛,同时阿托品又 可引起口干,口干则为副反应。 (1)概念: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治疗 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不严重。 (2)发生副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 作用范围广,当某一作用成为治疗作用时, 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3)注意:例如麻黄碱。 3.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 残存的药理效应。 4. 变态反应 5.其他反应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一、 药物剂量 1. 治疗量 2. 半数致死量(LD50) 概念:能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剂量。 意义:每一个新药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作的动物 实验,从LD50大小可以了解药物毒性大小。 LD50大,则毒性?LD50小,则毒性? 3. 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实验动物一半起反 应的剂量。ED50大小可反映药物作用的强弱。 二、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剂量增加 或降低时,药物效应也相应增加或 降低,呈正比关系。 治疗指数:通常以 LD50与ED50 的比值来表示 LD50 ED50 治疗指数大,药物安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