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3语文知识竞赛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三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6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2、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4、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6、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7、××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8、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9、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10、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11、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12、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13、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14、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15、《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16、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17、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18、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19、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2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22、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23、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24、“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A、席勒 B、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