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铝工业的科技创新-钮因健2008120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历史的回顾 1、氧化铝工业的科技进步 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战胜一水硬铝石原料弊病的发展历史。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氧化铝工业技术发展史。 二、科技创新思路 我国铝工业已经到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也就是铝工业技术的继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超越别国的新时期。 ——已经没有多少国外技术可买了; ——国外专有技术也难于引进了; ——我国特有的技术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要超越别人,只能依靠创新。 * 我国铝工业的科技创新 钮因健 2008年11月 铝是六十四种有色金属中产量、用量最多的 金属。2007年电解铝产量1255万吨,氧化铝1945 万吨。电解铝产量为当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 量2360万吨的一半以上。 在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铝工业 大国,在技术上也已登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本世纪以来,铝工业比其它有色金属发展更快,产量增长快,技术升级快,产业结构调整快,建设速度快,建设规模扩张快。 目前,铝工业在经济大环境下,遇到了前进中新困难,铝行业应从过热中冷静下来,反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措施。 要长期经受住价格、原料和需求的波动,要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一靠管理,二靠技术。加强管理,有一定的潜力,但不会太大。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是有效降低成本和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铝工业,氧化铝和电解铝技术装备水平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节能、降耗和减排还有多大潜力? 科技进步是无限的。只要树立创新精神,摆脱熟视无睹、墨守成规的惰性,敢于实践创新,铝工业科技进步一定会有更大发展,更大创新。也一定能依靠科技术步,克服当前暂时困难,开创更美好未来。 下面,就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我国铝工业战线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中国基本上没有三水铝石,氧化铝工业只能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这是无法选择的客观事实。 占我国铝土矿储量60% 以上的河南、山西资源,是我国氧化铝工业开发最早、用量最大的资源。 河南、山西资源是高硅铝土矿 。他们不仅比三水铝石难溶,且含活性硅高。不能用国外常用的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而只能用相对能耗高的复杂的烧结法或联合法。 氧化铝工业的技术进步一直把解决一水硬铝石原料的各种科技问题作为重点,开展了从原料选矿、磨矿、烧结、溶出、脱硅、分解、沉降、过滤、蒸发、焙烧、自动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到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多品种、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回收、赤泥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及生产安全等等方面全方位的研究和革新,取得了几百项科技成果,有效地解决了一水硬铝石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各种技术难题,把我国氧化铝工业从落后被动的局面逐步提升到今天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可与发达国家抗衡的氧化铝大国的新局面。 氧化铝工业重大科技成果: 1、高硅一水硬铝石原料脱硅: ——烧结法是高能耗的化学法脱硅; ——生产过程脱硅:高压脱硅,中压脱硅,常压 脱硅、深度脱硅、连续脱硅等等; ——选矿脱硅。 2、引进大型设备消化再创新: 山西铝厂引进仅适用三水铝石的拜耳法主要技术装备,用于我国一水硬铝石原料,就遇到了问题,生产长期不能正常。山西铝厂经长达三年技科攻关,把引进的技术装备消化创新成为适用于一水硬铝石的新技术新装备。 平果铝厂的建设,采用了由山西铝厂经过吃螃蟹的经验,引进的技术装备采用了适应一水硬铝石原料的的各项参数,从而一次投产成功。 3、加停留罐的管道化溶出: 一水硬铝石溶出温度高,易结疤,必须有适应于自身特点的溶出工艺和设备。由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等研究成功的加停留罐的管道化溶出技术和装备,是适用于一水硬铝石原料溶出的自主创新。 九十年代中郑州铝厂从德国引进的管道化设备,是针对三水铝石原料的,当用我国一水硬铝石原料时就不能正常运转,尽管采取不断加长管道等一系列措施,耗费了五六年时间,却始终不能成功。本世纪初,当采用了加停留罐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起死回生。现在这项技术已取代高压溶出器而广泛用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生产。 4、富矿(强化)烧结: 烧结法是处理含硅高的一水硬铝石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但是它却是一个能耗高的落后的生产工艺。为了降低烧结法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始终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