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专题:货币、价格消费要点.ppt

发布:2016-03-11约4.98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构建 2013年甲国某企业向乙国出口M商品,单位M商品的价格为6单位乙国货币。假定2014年甲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且甲国对乙国货币升值20%,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2014年M商品的价格是________单位乙国货币。 (  )。 A.6 B.4.8 C.3.6 D.3.2 核 心考 点 需求变动曲线:表达的是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变动。如国家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左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 需求 变动 曲线 感 悟 高 考 (2014·四川卷)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 核 心考 点 (2014·安徽卷)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规律方法 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价值(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会越高 需求(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供给越多,价格会越低 供给(x轴)与价格(y轴) 解 释 坐标图 项 目 * 经济生活领域 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大手段:市场 与宏观调控 三大主体:国家、企业、消费者 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五项要求: 实施科学宏观调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专题 货币、价格和消费 ①货币 ②价值尺度 ③价值 ④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备考策略 (1)对于本专题知识的把握要明确一个主题、理解两对关系、把握三个难点、理解四个概念。一个主题:从原因、措施和意义三个角度理解消费。理解两对关系:货币与价格的关系,价格与消费的关系。把握三个难点:汇率变动、价值量计算、价格的变动及影响。理解四个概念:货币、纸币、信用卡、外汇。 (2)从整个经济生活的复习看:必须立足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认识价格、消费与生产、分配的关系。特别明确价格与宏观调控,消费与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必考点一 货币 知识线索 核 心考 点 1.货币及纸币的流通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正确的 金钱观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发 行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 通规律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的 基本职能 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 核心考点透析 特别提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信用卡的本质是电子支付卡。 感 悟 高 考 (2014·海南卷)某童装生产企业主通过信用卡透支解决了在购买布料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信用卡具有(  ) ①消费功能 ②融资功能  ③储蓄功能 ④支付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专题突破 材料导引 2014年4月,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召开,再次强调稳定物价的根本在于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投放格局。 问题1 货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货币发行 国 内 市 场 过 多 促进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会导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降低,消费乏力;同时引导资源配置,促使资源向物价过高行业流动 过 少 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甚至出现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发展放缓,工人大量失业,引发资源的外流 国 际 市 场 过 多 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降低,导致人民币购买力相对降低 过 少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购买力相对提高 核 心考 点 流通中的货币量的调控 (2014·江苏卷)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 心考 点 感 悟 高 考 (2014·全国大纲卷)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收购外汇资产而投放的人民币新增2.76万亿元,远高于2012年的0.49万亿元。在其他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