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卫生学选择.doc

发布:2017-03-21约6.8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卫生学选择2.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环境卫生学选择题集 A1型题 1.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是( ) A. 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B. 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 C. 居住环境和劳动环境 D. 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 E. 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 2.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四部分(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 D.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 E. 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命圈 3.通过对建设项目和水源选择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属( ) A. 经常性卫生监督 B. 预防性卫生监督 C. 环境调查 D. 环境监测 E. 环境监督 4.对公共场所和化妆品生产的管理属( ) A. 经常性卫生监督 B. 预防性卫生监督 C. 环境调查 D. 环境监测 E. 环境监督 5.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 ) A. 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 B. 封闭的绝对平衡 C. 间断性平衡 D. 波动式平衡 E. 永恒的开放式平衡 6.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A. 食物 B. 水体 C. 土壤 D. 空气 E. 食物链 7.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 ) A. 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 B. 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 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 D. 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E. 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8.食物链的概念是( ) A. 生物与生物之间因食物而建立起的连锁关系 B. 生物之间因食物不同而串联起的连锁关系 C. 由于食物污染而引起中毒的因果关系 D. 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E. 食物之间的串联关系 9.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人类征服环境的关系 B. 环境决定人类的关系 C. 对立统一的关系 D. 互为因果的关系 E. 无特异关系 10. 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最本质的联系是( ) A.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 吸收与排泄 C. 信息传递 D. 营养物质的交换 E. 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 11. 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诱发的疾病,称为( ) A. 地方病 B. 流行病 C. 公害病 D. 传染病 E. 职业病 12. 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 A. 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B. 污染物质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 C. 污染物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的条件 D. 污染物危害了人体健康 E. 以上都是 13.环境污染的特征是( ) A. 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 B. 影响人群面广 C. 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合作用 D. 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 E. 以上都是 14. 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是( ) A. 物理有害因素 B. 化学有害因素 C. 生物有害因素 D. 食物中有害因素 E. 其它因素 15. 饮水中硝酸盐进入人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肠道内何种细菌的 作用( ) A. 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 B. 亚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C. 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 D. 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E. 氨化菌的氧化作用 16. 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 ) A. 吸收、转运、转化、排泄 B. 水解、氧化、还原、结合 C. 吸收、氧化、结合、排泄 D. 吸收、结合、转化、转运 E. 吸收、水解、转运、排泄 17. 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 ) A. 毒性降低 B. 毒性增加 C. 活性降低 D. 活性增加 E. 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则增加 18. 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大致如下( ) A. 吸收、转运、作用(或贮存)、生物转化、排泄 B. 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 C. 水解、氧化、还原、结合、排泄 D.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作用(或贮存) E. 吸收、代谢、作用、转运、排泄 19. 作为制定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是( ) A. 发病剂量和中毒剂量 B. 耐受剂量和蓄积剂量 C. 阈上剂量或最高有作用剂量 D. 阈剂量或最高无作用剂量 E. 吸入剂量或吸收剂量 20. 以下都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其中错误的是( ) A. 剂量与反应关系 B. 作用时间与反应关系 C. 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D. 个体感受差异 E. 摄入量与作用关系 21. 人体对污染物的反应,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 ) A. 正常阶段、调节阶段、障碍阶段 B. 正常调节阶段、生理变化阶段、病理变化阶段 C. 正常调节阶段、代偿阶段、失代偿阶段 D. 吸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