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花岗区2001~2013年结核痰涂片结果分析.doc

发布:2018-01-30约3.0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红花岗区2001~2013年结核痰涂片结果分析 胡英华 梅玲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痰涂片是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为了发现结核病人。方法:收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13年结核门诊病人,初诊就诊者要求全部进行痰检,取即时痰、晨痰、夜间痰、挑取可疑痰液进行痰涂片,姜一尼尔抗酸染色法染色,尼康E2000型显微镜油镜100X镜检,查300个视野,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呈蓝色,结果按标准报告法报告,当天出报告,镜检结果统一登记在“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上和化验报告单上。结果:共查痰21321例,男性12992例,女性8329例,阳性2239例,阳性率10.51%,在2239例阳性中,男性1430例,男阳性检出率11.02%(1430/12992),女阳性检出率9.72%(809/8329),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年龄分7个组,le;20岁212例占9.47%,21~30岁561例占25.11%,31~40岁529例占23.63%,41~50岁358例占15.99%,51~60岁265例占11.84%,61~70岁205例占9.16%,>70岁109例占4.87%,21~40岁约占50%左右,说明结核感染主要是青壮年。讨论:目前结核病的常规诊断依据主要是X光和痰涂片,痰涂片优点多,但也有不足,影响因素太多,容易漏检,善待一种新的方法TB-SA酶标法的推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就是普通抽血和其它体液都可以检查,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结核门诊、体检、普查、初筛,结合临床,提高结核的检出率,降低工作人员的风险。   【关键词】结核;痰检;镜检;抗酸杆菌;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238-02   1.标本来源、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样本均来自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科,初诊就诊者要求留三个痰,即时痰、晨痰、夜间痰,作痰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发报告,当天取结果。   1.2 方法   采用二00二年三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制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的标准:用专用痰检盒留痰液约3~5ml,用无油污、无划痕的新玻片于正面左端1/3处,使用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液0.05~0.1ml均匀涂抹成10times;20mm大小卵圆形痰膜,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涂抹,用萋一尼尔抗酸染色法染色,试剂自配或省疾控领用,尼康E2000型显微镜100X油镜镜检,在淡蓝色背景下,寻找红色的抗酸杆菌,读片时应从左向右,左右来回观看300个视野,结果报告: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阳性,300个视野1~2条,报告具体条数,100个视野3~9条报告抗酸杆菌阳性1+,10个视野1~9条,报告抗酸杆菌阳性2+。每个视野1-9条,报告抗酸杆菌阳性3+,每个视野ge;10条,报告抗酸杆菌阳性4+,结果用国家统一的“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登记。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实验室痰涂片登记本,原始资料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经过整理,统计得出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2001-2013年来结核门诊就诊的患者共21321例,来源于因症就诊,医院转诊,因症推荐,每人必须留3份痰,阳性2239例,阳性率10.51%。以初次就诊者统计,男性就诊者多于女性(表1)。         3.讨论   3.1 从表1看,2001年刚开始痰检工作,有些医院转诊病人还没有转来,所以8.23%的阳性率,从2007年开始,经过DOTS策略的实施,阳性率有所下降,符合结核疫情特点的低递减率[1],2012、2013年由于结核工作要全部移交区医院接诊,就没有转诊病人,所以2012、2013年的阳性率为7.96%、5.6%,从2014年起,区医院接诊后,能够对结核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如合并感染HIV、TP、肺病等,分级管理后,医院接诊,疾控中心督导,这样能实现更专业,更规范的治疗和督导。   3.2 控制结核必须控制传染源,发现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是痰涂片,影响痰涂片质量的因素很多 ①工作人员的技术、责任心和患者的理解能力;②患者留痰的技巧和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③痰液的类型:干酪样痰,青壮年的灰色水样痰检出率高,血样痰镜检时血细胞遮盖抗酸杆菌,容易漏检,粘液痰唾液带泡痰、水样痰检出率低;④涂片技术是关键,要挑取可疑痰液,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均匀涂抹,如果正反方向涂抹,痰膜染色时容易脱落,要固定;⑤染色不好容易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