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pdf

发布:2024-11-23约3.85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科学2014年第23期I科技创新与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涂冬冬

(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较为频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特别是地震灾害的发生,

所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在地震发生时,一旦建筑倒塌则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所以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将抗震设计放在

非常重要的位置,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中建筑的损坏程度,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文章对抗震设防的目

标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

引言要的构造措施。

近年来,随着建筑开始不断向高层及超高层方向发展,其结构2.2.4必要时设置防震缝

也开始呈现复杂化,为了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则对防震缝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类型、结构体系和建筑体型等具体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成为设计师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建筑结构抗震情况区别对待,不提倡一切都设,也不主张都不设,可按结构的实际

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从选址到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需要考虑。

中都要对抗震设计进行充分地考虑,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运体型复杂的建筑不设防震缝时,应选择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

用不同的抗震方法来确保设计的建筑结构能够更好地符合贯彻结型,进行精细的抗震分析,估计其局部应力和变形集中及扭转影响、

构设计的要求,而且建筑项目的不同,其抗震的设计也存在着较大判别其易损部位、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的差别,所以需要在设计时针对建筑的特点选择最合理的抗震设计当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应根

方案。据烈度、场地类别、房屋类型等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

1抗震设防目标应完全分开。

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需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2-3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可修,大震不倒”。这是对于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即在发生的地震2.3.1建筑结构体系应当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

烈度低于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时,建筑建筑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即整个建筑结构丧失抗震能力失去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其在地震中不会受到损坏,仍可以正常进行使用;而对发生的地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结构应当具有必要的

烈度与建筑的抗震烈度相当时,则此时建筑结构处于非弹性阶段,赘余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内力重分配的功能,地震中,即使一部分

建筑物可能受到损坏,但经一般性的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即建筑物构件退出工作,其余部分构件仍能承担起竖向荷载,避免整体建筑

在地震破坏下经修理后仍可以继续进行使用,即建筑结构处于可修结构失稳。

复的范围;而当发生较大震级的地震时,其烈度高于建筑物设防的2.3.2建筑结构体系应当具有清晰明确的计算简图和恰当合理

烈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处于非弹性变开中,但要求建筑结构防的地震作用传递路径

震设计不致于倒塌或危及生命安全,在非弹性变形下人员可以从建在这过程中,竖向建筑构件的布置,应尽量使竖向建筑构件在

筑物内进行逃离。垂直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压应力水平接近均匀;楼屋盖梁体系的布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策略置,应尽量使垂直重力荷载以最短的路径传递到竖向构件墙、柱上

2.1建筑场地去;转换结构体系的布置,应尽量做到使上部结构竖向构件传递来

在进行建筑场地选择时,需要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平坦开阔地段的垂直重力荷载通过转换层一次至多二次转换。另外,建筑的整体

来进行建设,而且在确保建设场地的土具有较好的坚硬性及密实抗侧力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