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治疗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查房“察颜观色” 翌晨查房重点观察:神志,呼吸次数,睡眠及用药情况,作出药量调整,20-50%的初始剂量递减 或递增。 切忌“一方到底” 牢记:疼痛程度与病情发展,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并不完全同步,随时调整止痛药种类及用量势在必行。 正确处理毒副作用 最常见的:便秘,恶心,呕吐 最危险的:呼吸抑制 中毒判定:呼吸8次,休克表现 处理原则:思想重视,控制苗头,防微杜渐。 无创给药途径 最常见的无创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 透皮贴剂 发挥护士的作用 1.判断疼痛指数; 2.当面服药; 3.判断治疗效果; 4.沟通医患的桥梁。 发挥护士的作用 护理记录复查 美国东南部一新退伍军人医院90名癌症患者疼痛指数(VAS)平均:3.29 22名在5分以上,最高9.8分。 49人(58%)实际未见有关疼痛的记录 72人有便秘,但仅有11人有记录。 仅有1人由护士进行了非药物止痛的努力,没有使用镇静剂。 重视处理难治性疼痛 为一种“分离性”疼痛,即:神经损伤在前,疼痛延迟出现,且程度和损伤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原因不明,如:幻肢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痛,但最难处理的还是癌痛,常伴发骨转移 临床表现:灼痛、电击样痛 灼痛的处理 在足够阿片类制剂使用的基础上,选择: 阿米替林:10mg 25mg 50mg 150mg以上/d 40岁以上剂量不应过大 多虑平:30-200mg/d 去甲丙咪嗪:75-100mg/d 电击样疼痛的处理 和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有关 卡马本平:100mg-400 mg 1-4次/d 加巴喷丁:100-200mg 3次/d 注意心理调适 疼痛是痛苦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止痛不一定无痛苦,还有“心痛”即心理调适的问题。 关键在于第一周 疼痛原因程度 止痛方法 药物选择 给药途径 剂量调整 副作用及处理 …… 正确使用 多瑞吉 “第一贴 ” -------给您带来什么? 体会多瑞吉缓解疼痛的杰出疗效 给您带来良好的工作状态,体味成就感 患者“口碑式”宣传,在病人之间带给您良好的影响 增加患者对您的信任度 良好的心态---充分的信任与配合! 患者选对医生的自豪感! 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爱一个患者,就是关爱一个家庭! 正确使用 多瑞吉 “第一贴 ” -------给患者带来什么? 多瑞吉的首贴管理 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 确定多瑞吉起始剂量 正确的贴用方法 3P 不良反应的预防性处理 24小时评估疼痛控制情况 使用即释阿片控制疼痛或者爆发痛 3天更换贴剂,并做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 为什么癌症患者按三阶梯原则治疗不易成瘾 1.循证医学的实证; 2.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的强烈要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3.口服控缓释片剂或其他无创性给药可避免瞬间血液浓度高峰的形成; 4. 医学监护 止痛工作的误区 不务正业,做的是辑毒大队的工作,对辑毒的重视,超过对止痛的关心; 对本来很少存在的所谓癌症止痛“成瘾”的过分担心; 看不起止痛事业。 当前的主要问题 管理层面: 擅自提高处方权的门槛(执业医师培训合格) 擅自降低处方量(15日量) 医生层面: 没有坚持按时给药 没有使用足够剂量 没有足够的信心将一种阿片类制剂使用到底 80年代以前 21世纪初 基本态度 对外 对患者主诉 对疼痛程度 对癌症止痛 处方要求 对安慰剂 对吗啡成瘾 吗啡供应 教育 悲观消极,强调个人意志 “与世隔绝” 封闭 不完全相信打折扣 靠医护判断 以杜冷丁注射为主 1-3天量 经常使用 顾虑极大 用量计划供应 医院学校无此课程 积极有信心强调人道,以人为本,力求全程充分无痛 履行国际义务与WHO接轨 以主诉为依据 患者用量表记录 以口服吗啡为主 口服15天量 慎用或不用 相信心理依赖患者极少见 不限量,备案制,按患者需要 开始设立专门课程 癌症止痛今昔观念对比 癌痛:一个沉重的话题 让癌症患者无疼痛: 一个急迫的目标 三阶梯止痛: 一个行之有效的止痛措施 阿片类控缓释制剂: 一个可靠止痛的有力武器 让癌症患者无疼痛 癌症患者的权利 医务人员的责任 对各级政府,特别是卫生管理人员行政能力的考验 全社会的人道主义义务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战胜癌症,而不仅仅是战胜癌痛! 谢 谢! 吗啡药理特点 镇痛作用主要部位:中脑、脊髓 不影响意识及其它感觉 镇痛范围广 镇静、消除焦虑、紧张、恐惧情绪 提高疼痛耐受性 安全:起效时间与半衰期相近,可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解毒; 无极量:可随时加量,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 多途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