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7-26约1.6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计算任务的涌现,单台计算机无法满足对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而网格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网格计算是一种能够将分散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应用程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的技术,其承担着维护和协调计算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支持高性能计算等重要任务。 在网格计算环境下,计算资源的分布式部署和异构性使得任务的执行过程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问题。由于网格计算环境是由多个分布式计算节点组成的大型计算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安全漏洞的来源,而其所接受的任务和输出数据也都存在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的风险。因此,对于网格计算环境的安全鉴别机制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文旨在研究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网格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问题分析:本文通过对网格计算环境的安全机制的分析,探索网格计算环境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2.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各种攻击方式分析:本文将分析最常见的攻击方式,并进行详细的分类描述和研究。 3.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设计:本文将探究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对现有鉴别机制的研究总结,提出适用于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4.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的评价与分析:本文将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来评价所提出的鉴别机制的性能和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以上四个方面将主要提高本文的研究内容,其目标为提高网格计算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网格计算环境的任务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调查、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完成所提出的研究任务,具体方法如下: 1. 文献调查:本文将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论文和专业杂志,了解当前网格计算环境下鉴别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料。 2. 实验研究: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网格计算环境的实验环境,通过对一些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探索网格计算环境下的鉴别机制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 3. 数据分析:本文将采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分析。 四、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工作将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整理,了解当前网格计算环境下鉴别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 2. 第二阶段:设计实验,构建实验环境,并对所设计的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3. 第三阶段: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4.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并完成论文的初稿及修改。 五、预期成果 本论文的预期成果为: 1. 对网格计算环境的鉴别机制的研究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为网格计算环境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2. 提出适用于网格计算环境的鉴别机制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3. 对所提出的鉴别机制进行传统性能与机器学习性能的对比分析,发现其优化方案,提高鉴别机制的准确性和性能。 4. 发表相关的论文并取得相关的学术成果证书,对学术界产生积极的贡献。 六、参考文献 [1] 高扬, 姚远. 一种基于网格环境的多级安全管理模式[J]. 通信世界, 2015, 16(2):134-135. [2] 白松涛, 邵植忠, 肖巨先. 网格环境下的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10(7):25-27. [3] 胡心, 刘泽金, 杨帆. 基于Web Service的网格计算环境安全模型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6, 53(2):303-312. [4] 张志博, 林辉, 邵植忠. 基于Web服务的网格环境下的鉴别机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 15(3):116-11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