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马军鹏(建筑设计及理论范文).doc

发布:2023-04-07约8.0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马军鹏(建筑设计及理论范文)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建筑或环境”中“工程监理”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45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马军鹏 2 2自动化系统结构组成 2 2.1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 2 2.1.1主控制层 3 2.1.2现地控制单元层LCU 3 2.1.3网络及网络接口 3 2.2微机保护系统 3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4 3.1卫星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4 3.2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4 3.3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上的应用 5 4结论 5 文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6 1 典型工程概述 6 2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6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 6 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完善 7 3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7 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7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 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8 4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分析 8 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不断发展 8 专业模型技术为信息化技术奠定基础 9 加强对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9 5结语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正文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马军鹏(建筑设计及理论范文) 文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马军鹏 1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水利泵站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机自动化系统就是计算机控制在泵站系统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文章针对微机自动化在水利泵站中的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某泵站座于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泵站总装机容量为10000kW,是某省规模较大的排涝泵站。该泵站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自动化监控技术,基本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2自动化系统结构组成 2.1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 微机自动化系统通过监控系统软件实现管理和控制,常减压车间供配电室使用SCADA系统软件,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和统计、控制应用、故障报警、历史查找和自诊断等功能。数据采集和统计功能可实现对供配电设备输入和输出状态和数据信号的实时采集,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为监控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控制应用是操作员在控制中心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远地设备进行操作,实现远距离设备停送电等相关倒闸操作,为了保证供配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控制系统还设有唯一操作权,即对同一个供电设备相同时间只能进行一个操作命令,并与手动操作配合,有效避免了错误操作的发生。 2.1.1主控制层 主控制层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其站控级由2台主控机和工作站构成,配有投影仪、打印机等辅助设备,并由一个单总线以太网形式联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 2.1.2现地控制单元层LCU 微机监控系统的现地控制层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控制对象而设置的远方终端设备(RTU),又称现地控制单元(LCU),他们分别通过各自的网络硬件设备(网卡),在相应软件支持下,与站控级一起连成一个计算机局域网。它主要负责完成现场设备各种数据的采集、处理及事件的记录,信息传输,设备控制、保护等工作。 2.1.3网络及网络接口 该泵站监控系统的网络通信分为两类以太网通信和串行数据通信。监控系统内部的上位机与各台LCU之间可通过网线用以太网形式通信,以实现各种实时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传输。 2.2微机保护系统 微机保护采用分布式单元机箱结构,各保护单元均相对独立,通过站内现场总线互联。在功能分配上,采用能下放尽量下放的原则,保护单元箱能完成的功能绝不依赖通信网,各保护单元箱上均配有操作面板和必要的手动操作开关及信号灯,运行人员可通过单元箱上的操作面板或人机接口,对相应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各保护单元故障或退出运行时,不影响其它单元及上层监控。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3.1卫星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卫星定位系统从20世纪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具有定位精确度高、速度快、数据可靠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使用者提供非常可靠的三维度坐标,并且受天气的影响低,全球均可覆盖,可以一天不间断地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空间、时间、地理信息,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性,卫星定位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一部分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