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机制,为教育实践和儿童成长提供理论支持。
2.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4.记忆表象: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它是记忆的主要内容,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5.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7.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它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两个方面。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外显性等特点。
9.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10.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1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它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标志。
12.亲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如分享、合作、安慰等,它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个体发展。
13.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类型。
14.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5.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儿童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
1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它为教学提供了依据。
17.习惯化:指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消失的现象,它是婴儿早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18.去习惯化:当习惯化形成后,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反应强度又恢复到最初水平的现象,表明婴儿能够区分不同的刺激。
19.社会性微笑:婴儿在出生后23个月左右出现的,对人的声音、面孔等社会性刺激产生的微笑,它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20.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它对婴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单选题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凌乱到成体系
D.从成体系到凌乱
答案:C
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到成体系。
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时发展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3.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
A.逐渐缩小
B.逐渐扩大
C.不会变化
D.没有可比性
答案:A
解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语言的发展,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4.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是()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A
解析:幼儿期想象的主要形式是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在幼儿晚期才开始发展。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答案:B
解析: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在幼儿早期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晚期开始萌芽。
6.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口语
B.发展书面语
C.发展内部言语
D.发展独白言语
答案:A
解析: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主要任务是发展口语。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速度在不同阶段的不均衡性。
8.幼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