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型:新授教案.doc

发布:2018-01-13约1.02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二)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知识拓展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并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新授 (一)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二) 有感情朗读课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