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供水县城输水管线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引江供水县域输水管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江供水县城输水管线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概述
1.1编制依据
1.《设计任务委托书》
某县自来水公司2005.3
2.《南通市区域给水规划》(方案讨论稿)
某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999.10
3.《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
江苏省建设厅2003.12
4.通(州)如(东)引江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州)如(东)引江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通(州)如(东)引江供水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某市市政设计研究院5.《某县洋口港临江产业园工业水厂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河海大学设计院2004.4
6.《某县洋口镇凌洋自来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2005.3
1.2编制范围
按照某县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根据南通市区域供水规划,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编制范围包括:县域范围内的输水管道及其增压泵站。
1.3编制原则
1.以国家、省、市颁发的有关供水行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设计标准、相关规范为依据,加大区域供水的步伐,提高城乡供水普及率。
2.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适度超前,并充分利用通如引江供水一期工程设施,同时考虑行政区域间的有机衔接。
3.统一规划,开源节流并重,合理布局输水管线,逐步关停水质差、水量得不到保障的乡镇水厂。
4.结合南通市区域供水规划,实现县域内引江供水工程战略,使长江源水向乡镇辐射供水。
5.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确定开采水量,防止出现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等环境
1
引江供水县域输水管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问题。
1.4采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0.《建筑物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
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
1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ECS138:20013.《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ECS137: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
1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B50032-20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
2
引江供水县域输水管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自然条件
2项目概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其地理位置为东10。42·,北纬
32。19·,东、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
州市为邻。县境陆地西起河口镇曹家庄村西端东,止某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栟茶新垦区,宽4达6公里。全县陆地面积1872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2年末)。
掘港镇位于某东部,为县政府所在地,距南黄海十余公里,是某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地形地貌
某地势平坦,从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高程4为.0~5.0米(黄海高程系,以下同),东南部高程在3.2米左右。掘港镇中部地势较高,四周平缓,地面高程3.3~3.9米。
2.气象
某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明显,霜期不长,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4.8℃,常年平均降雨量1024.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
东南风,平均风速3.5米/秒。3.水文
某境内河道纵横,掘港镇为典型的水网型城镇。掘港镇地下水情况:地50下米以内为潜水层,50~115米为第Ⅰ承压含水层,150~160米间为第Ⅱ承压含水层,190~230米间为第Ⅲ承压含水层。
4.地质
某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台褶带,工程地质属中部长江工程地质良好区。某陆地上地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