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3#煤层 煤矿工程毕业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矿井概述及井田基本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屯留井田位于山西省屯留、襄垣县境内,潞矿集团的西部,矿区对外交通有太(原)焦(作)铁路、邯(郸)长(治)铁路和太(原)洛(阳)公路。太焦铁路经矿区东部由北向南通过,太焦铁路的夏店站距潞矿集团约7 km,距五阳站16 km。以夏店站为起点距太原市约230 km,距焦作市约204 km,距邯郸市约216 km。本矿选煤厂装车站距邯长铁路长治北站约29 km。
屯留矿井在潞矿集团西南23 km处的后庄村北,距长治市约35 km,距常村矿约11 km。屯留县城在井田东南部6 km处,有公路通往太原、临汾、长治等市。交通比较方便。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矿井交通位置
1.1.2 矿区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
屯留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长治盆地西部。井田内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北部西部边缘为高原丘陵地带,冲沟发育,地形复杂,仅沟底有零星基岩出露。中部绛河由西向东流入漳泽水库,形成河谷阶地。南部及工业场地附近地形较平缓,总体上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井田内最高点在北部的老干庄东南的白云山(+1113.1 m),最低点在屯留县南侧1 Km的绛河河滩处(+906.3 m),工业场地和东风井场地地面标高在十950~+970 m之间。
矿区主要河流为浊漳河(由南向北)、西漳河(由西向东)汇合于五阳村;井田范围内主要河流为绛河,为海河水系浊漳河的支流。由西向东穿越井田,注入漳泽水库,其流量为0.37 m3/s~5.06 m3/s。井田西北余吾镇北侧有一条交川河,流量为0.02 m3/s~0.17 m3/s,属季节性小河。另外,在工业场地东北部有“七一”水库,库容量为l.07Mm3,工业场地西北有一贾庄水库。本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9 ,日最高气温37.4 ,最低气温-29.1 。
年平均降水量为583.3 mm,最大917.0 mm,最小414.0 mm,雨季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109.7 mm。
年平均蒸发量为1755.3 mm(高于降水量2.01倍);最高为1996.3 mm,最低为1502.1 mm。
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17 m/s,最大风压为350 Pa。
冰冻期为每年10月末到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为0.75 m。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 井田煤系地层表 1-1井田地层特征表 地层 地层代号 地层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 简 要 特 征 系 统 组 第四系 Q 0~139.48
44.53 为黄褐色含砂亚粘土夹粉砂、细砂、中砂及粗砂和砾石组成,顶部为耕植土。 三叠系 下统 刘家沟组 T1L 53.38 浅棕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P2sh 192 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灰色结核灰岩;中、下部为黄绿、砖红色中及粗粒砂岩 上石盒子组 P2S 523.50~470
503.17 上部为灰绿~紫红色灰黄、灰白砂岩与泥岩互层;中部为泥岩、粉砂岩和细、中粗砂岩;下部为灰色粘土泥岩与砂岩互层 下统 下石盒子组 P1X 45~79.60
63.57 顶部为铝质泥岩,含锰、铁质;中部为中粒砂岩夹细粒砂岩,中、下部为细砂岩与泥岩互层,偶见薄煤层;底部为中粒砂岩,含菱铁质结核 山西组 P1S 43.40~64.10
51.15 为上部主要含煤地层,本组上部及中部为粉砂岩、中粒砂岩及砂质泥岩;中下部为3号煤层;下部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C3t 91.38~123.46
103.59 为下部含煤地层,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石灰岩及煤层。9、12、15-2、15-3号煤层位于本组的下部 中统 本溪组 C2b 2.50~33.60
12.70 上部为泥岩、粉砂岩互层,中、下部为粘土泥岩及砖灰色铝质泥岩,底部局部发育有透镜状铁矿层 奥陶系 中统 峰峰组 Q2f 一般20m
局部195~205.85
198.80 为含煤地层之基底,上部为灰~深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中部为灰色石灰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泥质灰岩 (1)区域地质构造
潞安矿区位于沁水煤田东部中段,处于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的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曲带中段,晋获断裂带西侧。矿区主体部分为新生代叠加的长治新裂陷,屯留井田位于新裂陷西北部。
(2)地层
井田内及其外围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北部及西部沟谷中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三叠系下统刘家沟地层出露。井田内地层从新至老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