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发布:2017-07-10约1.99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 名 王新江 学 号 2011714202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11级2班 院 系 环建学院土建系 指导老师 刘喜元 李丽芬 起止日期 2014年11月30日~2014年12月13日 土 木 工 程 与 建 筑 系 2 0 14 年 12 月 目 录 1 设计资料 1 2 行车道板的计算 3 2.1 计算图式选择 3 2.2 恒载及其内力 3 2.3 公路-II级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 4 2.4 荷载组合 5 2.5 行车道板配筋设计 6 3 主梁计算 9 3.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9 3.2 恒载内力计算 15 3.3 活载内力计算 17 3.4 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 27 3.5 裂缝宽度验算 39 3.6 梁跨中挠度的验算 40 4 横隔梁计算 44 4.1 横隔梁内力计算 44 4.2 横隔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56 1 设计资料 桥梁地理位置为佛山禅城(行人密集)。 1.1 桥面净空 净10.5 + 2×1.0m人行道 1.2 主梁跨径和全长 标准跨径LK = 20.00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 0= 19.50m(支座中心线距离) 主梁全长L = 19.96m(主梁预制长度) 1.3 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人群荷载标准值:《桥规》4.3.5规定: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人行荷载标准值为3.0KN/m2。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行荷载标准值取上述规定值的1.15倍,即3.45 KN/m2。 1.4 材料 C30混凝土,主筋用热轧HRB400钢筋,其他用热轧HPB300钢筋。 材料容重建议取值: 沥青混凝土面层容重21kN/m3 水泥混凝土垫层容重23 kN/m3 钢筋混凝土T梁及其翼板的容重 25 kN/m3 1.5 桥面铺装 边缘最小厚度共8cm,其中水泥混凝土垫层6cm,沥表混凝土表处2cm。桥面横坡为2%,由水泥混凝土垫层调整。 1.6 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法(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7 结构尺寸 根据准图选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主梁尺寸,参见如下图1.1和图1.2。 全断面八片主梁,五根横隔梁。 图1.1 T型梁上部构造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图1.2 T型梁上部构造纵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1.8 参考资料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 《桥梁工程》(教材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5] 《桥梁计算示例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板)桥,易建国主编 [6] 《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 2 行车道板的计算 2.1 计算图式选择 考虑到主梁翼缘板在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定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计算如图2.1所示的T梁翼板,荷载为公路-II级,边缘最小厚度共8cm,其中水泥混凝土垫层6cm,沥青混凝土表处2cm。桥面横坡为2%,由水泥混凝土垫层调整。经计算可得,桥面铺装平均厚度为13.25cm,其中水泥混凝土垫层11.25cm,沥青混凝土表面2cm,钢筋混凝土T梁11cm。其中沥青混凝土面层容重21kN/m3,水泥混凝土垫层容重23 kN/m3,钢筋混凝土T梁及其翼板的容重 25 kN/m3。 图2.1 铰接悬臂行车道板(尺寸单位:cm) 2.2 恒载及其内力 取纵向一米宽的板条,计算横向上每延米的恒载重量g和恒载内力(弯矩和剪力)。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g为1m宽板条每延米的恒载重量): 沥青混凝土面 C30号混凝土垫层 T梁翼缘板自重: 恒载合计为:5.76 (2)每延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悬臂板的悬挑长度: 弯矩: 剪力: 2.3 公路-II级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 (1)铰接板的有效分布宽度 公路Ⅱ级:对于铰接悬臂板,以重车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为最不利荷载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将车辆荷载的最大轴重140kN后轮作用于该位置,则按铰接板计算行车道板的有效宽度如图所示由桥规得=0.2m,=0.6m,桥面铺装厚度为 单个车轮时: 取最大值: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2.4 荷载组合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桥规》4.1.6) 桥梁安全等级为二级,故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