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及电生理基础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及电生理基础
诱发电位(Eps
诱发电位(Eps):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或使大脑 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 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它有空间、时间和相位特征,即Eps 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这与自发脑 电时,自发,同期性的出现是有区别的。
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1
1 皮层 Eps:大部分是一组神经元群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 和 Ipsp)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
2
2 皮层下 Eps:各组皮层下中继核团的神经元群产生的突触后电位(PSP)与其传导通路的动作电位(AP)综合 而成。
3
3 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所记录的电位:主要是复合AP,由去极化波沿这类神经纤维膜传导而产生。
二、诱发电位的分类
二、诱发电位的分类
(一)、外源性刺激相关诱发电位(SRPS)
(一)、外源性刺激相关诱发电位(SRPS)
1
1 感觉诱发电位
(1)、视觉诱发电位:
(1)、视觉诱发电位: A、模式刺激?B、弥散光刺激;
(2)、听觉诱发电位:
(2)、听觉诱发电位: A、短潜伏期?B、中潜伏期 C、长潜伏期;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A、上肢?B、下肢?C、其他
2
2 运动诱发电位:(MEPS)
(1)、电刺激
(1)、电刺激 MEP; ????
(2)、磁刺激
(2)、磁刺激 MEP
(二)、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S)
(二)、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S)
三、诱发电位各参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含义
三、诱发电位各参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含义
1潜伏期:主要反映被测试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粗径有髓纤维的传导功能。潜伏期延长,说明传导速度减慢。
1潜伏期:主要反映被测试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粗径有髓纤维的传导功能。潜伏期延长,说明传导速度减慢。 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除突触障碍之外,主要原因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
2
2 峰间期:它受物理性、生理性或周围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较少,对中枢通路的病损更为敏感。
3
3 峰间期比值异常
4
4 波幅:一般反映受刺激后,感觉或运动系统引起同步性放电神经元的数量的多少。由于它受很多内、外因素 的影响,且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故治疗很少用绝对波幅的幅值作为被测试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单一指 针,而往往采用相对波幅或波幅比。
脑干诱发电位(BAEP)属皮层下
脑干诱发电位(BAEP)属皮层下 EPS,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
四、
四、 BAEP 的发生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一般认为各波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一般认为各波的 可能发生源为:波Ⅰ,听神经颅外段;波Ⅱ,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核;波Ⅲ,内侧上橄榄核或耳蜗核;波Ⅳ与 波Ⅴ,外侧丘系或其神经核团(桥脑中、上段);波Ⅴ可能尚与中央核团电活动有关(桥脑上段或中脑下 段)。
Ⅱ、Ⅵ波出现率不高。不能认为每个波只是一个特定发生源的活动,
Ⅱ、Ⅵ波出现率不高。不能认为每个波只是一个特定发生源的活动, BAEP 应看成是一种涉及全部脑干听系 结构并代表多层次相互影响的偶极子活动更为合适,而且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BAEP 仅反映外周听神经听敏 度和脑干听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只能协助定位,不能做病因的诊断。
主要测试指标:
主要测试指标: 主要测定 BAEP 主波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比及 Ⅴ波反应阈值。常规测试中,波Ⅰ~波Ⅴ等前 5 个波最稳定,其中波Ⅴ波幅最高,可作为辨认BAEP 各波的标 志。正常情况下,波Ⅱ与波Ⅰ,或波Ⅵ与波Ⅶ常融合形成复合波形。
五、
五、 BAEP 的判断标准及其一般临床解释
1)正常标准:
1)正常标准: 双耳均有典型的图像曲线,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复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 PL 及 IPL 在本实验室同龄正常范围。因此检查结果不仅仅看Ⅴ波反应阈值,还必须参考Ⅰ、Ⅲ、Ⅴ波绝对潜伏 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结论。
2)异常标准:
异常类型:周围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Ⅰ波缺失或PL 延长,Ⅴ波阈值升高。脑干中枢性听路损害:主要指 Ⅲ、Ⅴ波的缺失、 PL 及 IPL 的延长或Ⅴ/Ⅰ波幅比0.5。span=
1、BAEP
1、BAEP 各波(Ⅰ-Ⅴ波)均消失:听神经近耳蜗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