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doc
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
TOC\o1-2\h\u1175第一章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背景与意义 1
15734第二章馆内陈列:革命历史的长卷 1
6420第三章我的震撼:初入纪念馆之感 1
3387第四章深入剖析:历史背后的精神内涵 2
3764第五章感悟与思考:来自内心的声音 2
22442第六章引用史实: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2
7961第七章铭记与传承:我的主要观点总结 3
649第八章展望未来: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 3
第一章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背景与意义
革命历史纪念馆啊,那可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咱们后人能真切地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就拿《红岩》这本书来说吧,书中描绘的地下工作者们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坚守信仰,英勇斗争。革命历史纪念馆就像是把这些故事从书里搬到了现实空间。它是历史的见证者,让人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介绍都有深刻的意义。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不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还是对历史有些模糊的年轻人,都能走进那段热血的革命历程,感受先辈们的伟大情怀。
第二章馆内陈列:革命历史的长卷
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就像翻开了一本巨大的历史长卷。馆内的陈列琳琅满目,从早期革命者们简陋的武器到他们写满理想的手稿,每一样都在诉说着历史。我看到了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的父亲,拿着大刀和敌人奋勇拼杀的场景。那些发黄的纸张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却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展示着不同时期的革命场景,有战士们冲锋陷阵的画面,也有老百姓们支援前线的感人瞬间。还有那些按照当时场景复原的小模型,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陈列品就像一个个无声的讲解员,向人们讲述着革命历史的点点滴滴。
第三章我的震撼:初入纪念馆之感
刚踏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的。眼前的一切就像一股强大的气流,猛地冲击着我的内心。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雕塑,雕塑上的战士们表情坚毅,眼神中透着无畏。这让我想起了读《长征》这本书时的感受,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雪山、草地、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在纪念馆里,我仿佛能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能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周围的灯光似乎也在营造着一种凝重的氛围,让我沉浸其中,心潮澎湃。
第四章深入剖析:历史背后的精神内涵
在这些展品和陈列背后,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内涵。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像在《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一样,她为了革命事业,放弃了自己原本安逸的生活,投身到救国救民的洪流之中。这种精神也是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多么恶劣的环境,革命者们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在馆内看到那些被敌人严刑拷打后依然坚定的革命者的事迹,就像看到了无数个江姐,她们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还包括团结协作,老百姓和战士们紧密相连,就像《地道战》里展现的那样,大家齐心协力对抗敌人。
第五章感悟与思考:来自内心的声音
在参观完革命历史纪念馆后,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悟和思考。我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真的是太幸福了。我们不用再担心敌人的枪炮,不用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了生存而挣扎。可是,我们是不是也丢失了一些东西呢?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很浮躁,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享受。而革命先辈们那种纯粹的信仰和为了理想不惜一切的精神,在我们身上好像变得有些淡薄了。我记得《小兵张嘎》里的嘎子,他一心想着为奶奶报仇,为了革命胜利做贡献,那股子执着劲儿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从先辈们的精神中汲取力量。
第六章引用史实: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革命历史中有太多不能忘却的记忆。就拿南昌起义来说吧,这是中国共产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纪念馆里,有关于南昌起义的详细介绍和相关的文物展示。当时的起义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打响了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枪,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的英雄事迹让人动容。狼牙山五壮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悬崖。这些史实都被纪念馆珍藏着,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悲壮而又伟大的历史。
第七章铭记与传承:我的主要观点总结
我觉得我们一定要铭记革命历史。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一样,他的经历虽然是在苏联,但那种顽强的革命意志是相通的。我们要把先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在工作中要有敬业精神,不怕困难,这就是对革命先辈们顽强精神的传承。在社会中,我们要乐于助人,这也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