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可行性报告.doc

发布:2018-06-04约5.25万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项目可行性报告 目录 1 总论 4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4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4 1.2.2指导思想和原则 5 1.3研究的范围 5 1.4研究结论 5 1.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 2 建设意义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 2.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7 2.3小结 9 3 市场分析 10 3.1碳酸二甲酯的特性 10 3.2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12 3.3发展现状 15 3.3.1世界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5 3.3.2国内碳酸二甲酯发展现状 17 3.4主要替代市场分析 20 3.5产品价格分析 22 4 原料路线 25 4.1工艺所选原料的依据 25 4.1.1工艺所以原料 25 4.1.2原料的稳定性 25 4.1.3原料的经济性 25 4.1.4原料的环境友好性 26 4.2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26 4.3本厂所选原料 27 5 建厂规模 28 5.1建厂规模 28 5.2产品方案 28 6 厂址选择 29 6.1园区概况 29 6.2地理位置 29 6.3选择原因: 30 6.4建厂区自然条件 34 6.5金融体系 35 7 经济评价 36 7.1建设项目总投资 36 7.1.1设备购置费用 36 7.1.2土建费用 39 7.1.3总费用的计算 40 7.2投资后每年费用的计算 40 7.3财务评价 41 7.3.1投资利润率 42 7.3.2投资利税率 42 7.3.3静态回收期 42 7.3.4动态回收期t 42 7.3.5内部收益率IRR 43 7.3.6外部收益率ERR 43 7.3.7盈亏平衡分析 43 7.3.8敏感性分析 43 1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项目名称:为联合总厂设计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分厂 (2)承办单位名称: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 (3)企业性质:国有 (4)投资项目的性质:新建 (5)项目类型:化工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2009年“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指导书; 2、国家地区建设、税收等有关法律、法规; 3、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经济、资源、人文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5、《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总体规划》;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7、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8、我国化工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将其列为重点项目。 1.2.2指导思想和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产品方案要以园区MDI一体化项目为基础,就地取材,发挥优势; 3、采用有发展潜力的工艺生产技术。 4、项目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三废治理、消防、安全、劳动保护措施必须同主体装置的设计,建设、投运同时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规定的指标,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受损害;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确实做好市场分析及风险性评价,尽可能节省项目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产品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强项目产品的竞争能力。 1.3研究的范围 本研究报告主要对以下几方面作了详细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1、建设意义 2、市场分析 3、原料路线 4、建设规模以产品方案 5、厂址选择 6、效益分析 1.4研究结论 1、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是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化法。该法以甲醇、CO和O2为反应原料,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原料价廉易得,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受到工业界极大重视,被认为是DMC最有前途的生产方法,也是各大工业国家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路线。 2、以一体化项目为依托,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碳酸二甲酯产品,符合园区MDI一体化项目的中远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体化项目的原料供应、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优势进行工程建设,可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可做到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本项目总投资为3014.83万元,投资收利润率为35.37%,投资利税率为47.15%,项目资本收益率为25.97%,外部收益率为18.88%,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8.5%,这些指标充分显示了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不仅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而且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在技术上、经济上等各方面都是可行的。 1.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本项目生产原料甲醇、一氧化碳等均为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在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