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章 碱金属原子结构及光谱.ppt

发布:2016-08-11约3.47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精细结构子能级之间能够发生直接跃迁,其跃迁频率落在微波频段。 例如:Na基态32S1/2在F=1与F=2之间的跃迁频率为1772MHz。 * 这类跃迁具有特殊的应用背景,如133Cs 9193MHz线频率(见表4.5-1)是国际频率(时间)基准。 二.同位素位移 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由于原子核的质量不同,造成原子的折合质量不同,因此,即使不考虑超精细结构,其能级也略有差异,这叫做同位素位移。 折合质量m: 里德堡常数R正比于折合质量 m= meM/(me+M ) 能级的微小差异的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量的加大而迅速减小 例如: 质量数为1(氢)与2(重氢) ,折合质量相对差别为3×10-4,而对质量数为50,51的两个核,这差别减小至约2×10-7。 *原子量很大的元素,这种差异反而变大 核的体积增大的影响逐步显著起来。对原子核所在处的电场分布发生影响,使之偏离点电荷的库仑场。因而对电子的能量也会有微小的影响。 综合:若把各种元素按质量数大小排列,同位素位移大体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 天然铷(含85Rb和87Rb)共振线52P1/2一52S1/2 780nm谱线的结构。由于分辨率不太高,可以分出4个分量,A,B两分量来自85Rb,a,b来自87Rb。其分裂都是由基态2S1/2的超精细分裂产生的。 原子光谱的同位素位移可用于同位素分离 一. 分离氢同位素(H,D,T),用于产生重水以及研究核聚变; 二.分离铀同位素,用于裂变反应。 天然铀:含235U为0.72%, 238U为99.27% 目的:使235U富集(成分大大增加)或分离 分离原理: U的一条谱线,l=591.5nm,其下能级是基态。此线包含了238U的单线及235U的多个超精细结构分量。 分离方法: *用频率可调的窄带强激光,使频率对准235U谱线某一分量,就能使235U激发,而不影响238U。 *再用另外的方法(主要还是用激光)使处于激发态的235U电离成为离子235U+。用电学方法分离235U+ *也可以用频率对准238U线的方式工作。根据效率选最佳方案。 4.6 ⅠB和ⅢA族原子 ⅠB族元素(铜Cu、银Ag、金Au) 铜 29Cu(KLM4s1) 银 47Ag (KLM4s24p64d105s1) 金 79Au (KLMN5s25p65d106s1) 从F 能级起接近于氢原子能级,但S、P、D能级由于轨道贯穿和极化效应下降很多。 满d壳层电子,该壳层上的d电子会激发到ns上形成ns2满支壳层,此激发能要比ⅠA族碱金属原子的第一个内壳层p电子激发上去所需的能量小好多,因此(n-1)d电子激发的能量并不一定比ns电子激发的大。 如Cu的3d94s2 2D3/2,5/2 的激发能分别为1.642eV和1.389eV,比4s→4p激发能3.786eV小很多。 因此ⅠB族原子的d电子激发将造成非常丰富的能级系列。 ⅢA族元素(硼B、铝Al、镓Ga、铟In、铊Tl) 硼 5B (1s22s22p) 铝 13Al(KL3s23p) 镓 31Ga(KLM4s24p) 铟 49In(KLM4s24p64d105s25p) 铊 81Tl(KLMN5s25p65d106s26p) 比同一周期的ⅠA族碱金属原子多两个电子,它们的价电子是一个p电子 内壳层激发电子组态nsnp2是允许的,跃迁几率很大,激发能也不高, 这些能级均形成ⅢA族原子的低激发态,但它们的能量差异较大,对硼原子2s2p2 2P甚至在电离阈之上,为自电离态。 原子物理 何伟明 研究生复试笔试 “玻尔模型将量子概念引入对氢原子结构的解释,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玻尔模型由三个假设组成,你认为哪个假设最具有创新性?为什么? b. 玻尔模型仍然无法解释氢原子的精细结构,索莫菲对其作了推广,说说索莫菲是如何改造玻尔模型的? 期末考试 前三章1/3; 概念60%(概念、陈述、判断) 班号 挂科门次 挂科率(%) 1021101 8 8.33 1021102 3 12.0 1021103 10 19.05 1121101 46 44.0 1121102 22 22.73 1121103 51 40.91       1221101 3 12.5 1221102 1 4.0 1221103 3 4.0 截止2013春开学 毕业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研究生升学率(含出国)% 55.3 50.8 60.7 45.1 4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