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杰--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6-12-24约3.7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12级园林6班 李杰 1212406012 2013年8月23日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查报告 ? 作为我们在农村出生的孩子,曾经享受过农村清新的空气和明丽的山水,可如今我们正在逐渐远离它,而我们的父辈,他们却不得不守在那片故土。然而随着年轻人的陆续外出,并且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老人,导致“空巢老人”现象日益突出。对于最近国家将“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视为违法行为,我颇有感慨,决定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及精神状况等进行调查。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精神,现状,成因,想法与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以及农村有关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我在同伴的陪同下,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黄亭市镇新田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不远,但不与他们共同生活,或者直接无人照顾。 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体,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25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99.3%,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本人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面临一些普遍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空巢”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不在老人身边,而其子女外出原因,87%是外出务工,5%是经商,1%是求学,7%是在外居住。所以92%的空巢老人是因子女追求经济收入而为空巢老人的。而这些空巢老人绝大多数(98%)认为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需要外出务工经商,自己甘愿留守空巢。他们对子女外出,虽有所不舍但还是持支持态度。? 空巢老人的子女由于在外务工经商平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调查发现,有将近74%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15到20天,这15到20天除去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5天左右。调查中不少老人甚至还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是靠子女轮流回家照料,39%的老人表示独自一没人照料,只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 在照顾孙辈亦存在一些困难??因“代沟”使祖孙难以沟通、因经济结枸难以满足孙子购物要求、因文化程度低不能辅导孙子的学习,另外还有些孩子比较调皮而老人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祖孙矛盾十分普遍,甚至有的孩子对老人产生仇视(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老人对于孙辈不舍的管教,担心儿媳生气影响婆媳关系。造成近90%的儿童在小学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勉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造成农村的教育始终无法提高上去。有98%的大学生是跟着父母一起生活的。? 婆媳关系也是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虽然在调查中老人并没有回答相关问题,但是从他们的话语中和平时我所见到的事情中我能了解到他们在这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陪伴,下一代无法真正的理解他们造成他们心理与生理的孤独和苦闷。这是最大的原因。? 三 .调查中明确的几个问题 第一、子女的经济因素是造成老人空巢的主要原因? 在农村,许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很大;农村的中青年也因为想找一个更能赚钱的工作,背负着一家老少的生活压力。所以农村许许多多的中青年,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收入,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经商,这就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农村老人“空巢”。同样因为经济的原因,使部分子女减少了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特别是在比较远的城市打工的人,往返的车费花销相对打工族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他只好压缩了回家的次数,有的甚至是每隔几年才回家几天,十几天。 ? 第二、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较大? 在老人的赡养问题上,大多是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老人与子女共同协商决定,但是这些一般这些赡养费都很少,仅能维持日常生活。有的甚至维持不了日常生活,(如有的子女一年仅给400元)。他们不愿意给子女增添经济负担,所以老人们不得不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挣一点收入来贴补日常生活。这还是在老人健康的状态下能够维系的前提下。 ?第三、空巢老人的最大压力是精神压力? 精神上感觉寂寞是“空巢老人”的普遍问题。人在年轻时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心理寄托和依靠,而年老时,则会把子女当成自己的寄托和依靠。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两代人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