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愿赠予金钱合同范本.docx

发布:2025-01-31约2.0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自愿赠予金钱合同范本

一、赠予合同基本信息

(1)本赠予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赠与人(以下简称“赠与人”)与受赠人(以下简称“受赠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就赠与人自愿将一定金额的金钱赠予受赠人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2)赠与人承诺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将人民币壹拾万元整(¥100,000.00)无偿赠予受赠人。该金额为人民币大写:壹拾万元整。

(3)本合同签订后,赠与人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将赠予的金钱直接支付给受赠人。受赠人收到赠予的金钱后,应出具收条,作为赠予完成的凭证。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4)本合同一式两份,赠与人和受赠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赠与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赠予的金钱全部交付完毕之日止。本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其他终止条件成就时,本合同自动终止。

(7)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有不一致之处,以本合同正文为准。

二、赠予金额及支付方式

(1)本合同约定的赠予金额为人民币壹拾万元整(¥100,000.00),该金额为赠与人自愿赠予受赠人的全部款项。赠与人承诺在本合同签订后的十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上述金额一次性转入受赠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2)受赠人应向赠与人提供有效的银行账户信息,包括账户名称、账号、开户行名称等,以便赠与人准确无误地完成转账。若因受赠人提供的信息错误导致转账失败,赠与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3)转账完成后,赠与人应将转账凭证扫描件发送至受赠人提供的电子邮箱,作为赠予完成的证明。受赠人收到转账凭证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收条,明确表示已收到赠予的金额。若受赠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出具收条,赠与人有权要求受赠人出具书面解释。

(4)若受赠人要求分批次收取赠予金额,双方可另行协商确定具体支付计划。每批次支付的金额、时间及方式应在本合同中明确约定,并作为合同的附件。

(5)赠予金额的支付方式为银行转账,双方均应遵守国家有关银行转账的规定和程序。在支付过程中,如遇银行系统故障、网络延迟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转账失败,双方应互相理解,并积极协商解决。

(6)本合同约定的赠予金额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减少或增加,如遇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受赠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税务责任。赠与人有权要求受赠人提供税务证明。

(7)本合同签订后,如因赠与人的原因导致赠予金额无法按时支付,赠与人应向受赠人支付相当于未支付金额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赠予条件及双方权利义务

(1)本合同中约定的赠予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受赠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具备良好的信誉;赠予的金钱不得用于非法活动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受赠人同意在收到赠予金额后,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或发展教育事业。

案例:例如,某受赠人A在收到赠予的5万元后,用于资助其子女完成大学学业,并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实现了自我价值。

(2)赠与人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有权要求受赠人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赠予金额;有权在赠予过程中对受赠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有权在合同终止时,要求受赠人返还剩余的赠予金额。

案例:在某赠予合同中,赠与人B在发现受赠人C将赠予金额用于赌博活动后,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C返还已支付的3万元。

(3)受赠人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保证赠予金额的合理使用,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在收到赠予金额后,应及时出具收条,明确表示已收到赠予;在赠予过程中,应积极配合赠与人的监督工作。

案例:在某赠予合同中,受赠人D在收到赠予金额后,按照约定用途用于改善家庭条件,并在每年向赠与人E汇报使用情况,得到了E的认可。

(4)若受赠人在收到赠予金额后,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或存在滥用、挪用赠予金额的行为,赠与人有权要求受赠人停止使用,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案例:在某赠予合同中,受赠人F在收到赠予金额后,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反而将其用于购买奢侈品,赠与人G有权要求F返还已支付的5万元,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5)本合同约定的赠予期限为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内,受赠人应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完赠予金额。若受赠人在赠予期限内未能使用完毕,赠与人有权要求受赠人说明原因,并协商解决。

案例:在某赠予合同中,受赠人H在赠予期限内未能使用完毕赠予金额,经协商后,H承诺在剩余一年内将剩余的2万元用于家庭装修,得到了赠与人I的同意。

(6)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赠与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合同的解释和执行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