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应链管理中最佳快速响应能力的确定.pdf

发布:2024-12-03约4.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1期(总第34期)黎明职业大学学报No.1

2002年3月Joun~lofbnngVocationalL~versityMar.2002

文章编号:1008—8075(2002)0113020—04蛙济菅爱

供应链管理中最佳快速响应能力的确定

陈铭新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快速响应是供应链管理的核。运用边际分析法对快速响应进行成本收益分

析.并得出最佳快速响应能力的判别紊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快速响应;边际响应成本;边际响应收益;最佳响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I].7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与配送商及最终消费者共

同构成的,其作用是通过供应链上各方参与者的协同运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产品和服

务按指定的方式送达消费者。供应链管理是以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以顾客

需求为导向,对采购、制造、营销、配送等功能进行整合,对即时制(J1T)、敏捷制造

(A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进行系统集成,其目标在于缩短接单及交货时间、降低

库存、增加销量,提高应变能力和顾客服务水平。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快速响应,即在第

一时间内满足顾客需求.供应链管理的各种目标的实现就取决于快速响应的能力。快速响

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不菲的成本。如果响应能力不

能达到某种水平,则企业虽然只付出较小的成本却失去了更多的收益.这就造成了响应不

足(deficiencyinresponse);如果响应能力超过某种水平,则企业的收益可能进一步增加

了,但成本增加得更多.这就造成了响应过度(surplusinreshooD.E~)。因此,需要一种有效

的方法来帮助企业决定最佳响应能力避免响应不足和过度,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收稿151期:2001—12—10

作者简介:陈铭新(1967一),男(汉).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经营学院教师,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学金融理论、供应链管理研究。

维普资讯

第1期陈铭新供应链管理中最佳快速响应能力的确定21

一、快速响应的基本前提和特性及快速响应能力的描述

(一)快速响应的基本前提和特性

快速响应的基本前提是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相互联系的3个方面:(1)准确地描

述顾客的需求;(2)把顾客需求信息准确地传递到供应链上相关的环节;(3)与顾客服务

相关的环节在第一时间里准确地完成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快速响应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多任

务共时性,即供应链必须在同一时问里满足多个顾客的不同需求,这就对供应链管理的资

源整合与配置能力提出了挑战;其基本特性之二是应变能力强,即能在充分短的时间里调

整服务内容以适应顾客需求的突然改变,如要求提前交货,临时变更运输目的地。

(二)快速响应能力的定量化描述

快速响应能力通过两个基本特性即多任务共时性和应变能力强充分地表现出来,对快

速响应能力的定量描述也就必须通过对过多任务共时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定量描述来实现。

用M来表示供应链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种最大数量,则M恰当地衡

量了多任务共时能力;M越大则供应链在同一时问内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的能力就越

强。用A表示供应链在充分短的时间里所能调整的产品和服务品种的最大数量,则A恰

当地衡量了应变能力:A越大则供应链适应顾客需求突然改变的能力就越强。设在时间间

隔,(t,t+/xt)内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可调整品种数为/xN,则

A=△N//x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