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复习参考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资料muerly@
PAGE
PAGE - 16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
数据定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存在形式:数据以多种方式和存储介质存在,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如记录本、地图、胶片、磁盘等。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信息定义: 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数据与信息两者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与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和对数据的解释,是形与质的关系。
信息的特性
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适用性: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共享性: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
地理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特征:地理数据具有空间分布性、数据海量性、载体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对应性等特征。
地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特征: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层次性。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特征
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海量数据管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外延
GIS是计算机、测绘、地理等学科的综合体, GIS在定义、术语和内涵等运用上呈现出很大的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术语外延、地理信息系统定义外延、GIS中“S”含义的演变—???系统(System)、科学(Science)、服务(Service)。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采集是GIS的第一步,即通过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如数字化仪、全站仪、调查等来获取现实世界的描述数据,并输入GIS系统。
(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最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软件工具。
(3)数据处理和变换:GIS涉及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数据的质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为保证系统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文件,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变换。
(4)空间查询和分析: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
(5)数据显示与输出:GIS为用户提供许多用于地理数据表现的工具,如计算机屏幕显示,报告、表格、地图等硬拷贝图件。
(6)二次开发和编程: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必须具备二次开发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
(面向最广大用户的)桌面GIS;(面向部门内的)部门GIS;(面向部门间的)企业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应用范畴)
结合专业谈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关系
GIS脱胎于地图学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 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一般MIS侧重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查询,不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检索、分析,没有拓扑关系,其图形显示功能有限。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加拿大
地球表面几何模型
地球自然表面:一个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的表面,难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不适合数字建模。
大地水准面:海水处于完全静止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地球椭球体模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起来;大地水准面虽十分复杂,但从整体来看,起伏微小,很接近于绕自转轴旋转的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
数学模型:在解决其它一些大地测量学问题时提出来,如类地形面、准大地水准面、静态水平衡椭球体等。
球面坐标系统
在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采用地心经纬度。
我国主要高程基准
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空间尺度类型
尺度:研究者选择观察(测)世界的窗口。
空间分析时会涉及到观测尺度、比例尺、分辨率、操作尺度等四种尺度。
地理空间概念及其描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