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考试复习总结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定义:一些互连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因特网现已发成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分类:从网络的作用分类: 广域网WAN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个人区域网PAN 从网络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 专用网 接入网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指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速率的单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带宽: 带宽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吞吐量:时延 : 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处理时延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往返时间RTT :表示从发送方开始到,到发送发接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分层体系结构,协议的概念和要素 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而建立的规则、约束或标准。3.2分组交换技术: 交换的概念: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电路交换的特点:面向连接的 。 它有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 网络抗毁性差。分组交换的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缺点:时延,开销。报文交换的特点:接收,储存,转发的过程。 3.3TCP/TP体系结构 TCP/IP协议:应用层 运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什么叫PDU? 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每一层的PDU是什么? 报文 ,IP数据报、帧、比特SAP概念 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第二章1数据通信基础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接收器和重点)。源点: 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 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传输系统: 信号物理通道接收器: 接受传输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重点: 重点设别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1.2信道有三种通信方式:单工通信 : 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广播和电视节目)半双工通信 : 通信双方可以发送消息,但不能同时发送或者接收(对讲机)全双工通信 : 通信双发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手机) 1.3基带传输:由计算机或终端数字设别产生的,未经调制的电脉冲信号 数字信号编码:将数字数据用数字信号编码,方法是使用脉冲信号来表示二进制数字0和1 1.4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代表0,位周期向上跳代表1差分曼彻斯特:在每一位中心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为0,没有则为11.5信道极限容量 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C = W log2(1+S/N) b/s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只要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香农公式的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2物理层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引导型)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缆 电磁波沿着固体媒体传播 光纤传输介质特点:传输带宽大,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准确对接困难 无线传输介质(非引导型) 无线电波 红外线 激光 电磁波无线传输、无线传输特点:双向,传播环境的影响较大,信号沿电磁传播,无需安装物理路线3多路复用技术TDM(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资源。 FDM(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WDM(波分多路复用):光的频分复用。CDM(码分多址):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