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5年海事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6-10-22约1.51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5年海事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2005年海事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全市地方海事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求真务实,着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现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海事执法能力,海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主要成绩 (一)辖区水上安全形势基本稳定。2005年全市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3起,死亡3人,沉船3艘,直接经济损失39.1万元,其中非运输船舶事故2起,死亡3人,沉船2艘,经济损失17.4万元,与2004年相比较,死亡人数、沉船数、经济损失分别持平、下降40 %、80.6 %;辖区未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48小时以上的堵塞事故。 (二)海事管理工作持续稳步发展。 全市共举办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班33期,培训3807人次,其中 689人参加了长江干线三等以上船员的统考;举办危险货物船员特培班7期,受训船员达615人次;办理船舶登记1745艘次;发放安全配员证书2241份;安全检查记录簿2082本。 完成建造船舶检验1533艘、504111总吨、主机功率318364kw;营运检验7602艘、700049总吨、主机功率494755.42 kw;船舶设计图纸审查123套,船用产品检验8090台套。 (三)规费征收再创历史新高。全市规费收入5716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6%,其中市局完成3556万元,同比增长10.2%。 (四)文明创建工作又上新台阶。市局以及所辖四市地方海事处被表彰为2003-2004年度“泰州市文明单位”;市局同时荣获2003-2004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江苏省文明行业标兵单位”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监管,辖区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进一步加强农用自备船和乡镇渡口安全监督管理。在巩固去年全市农用自备船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履行海事监管职能,进一步督促乡镇政府落实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加强辖区内农用自备船的现场监督管理,重点加大对乡镇船舶非法载人等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市共查处非法载人农用自备船25艘次,解除动力14艘,滞留1艘次,割断传动带44根,严厉打击了农用自备船非法载客行为。 今年,我们还把乡镇渡口文明创建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渡口的日常安全管理,坚持渡口安全检查制度,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渡口创建工作,投入资金37万元,新建了候渡亭60座,渡口硬质护坡80处,渡口守则牌80块;制定了渡船维护计划,落实了渡船维护资金,有力保障了辖区的渡运安全。 2、进一步加强重大节日和重点工程施工水域交通安全监管。我们十分重视抓好重大节假日和庙集会期间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巡航责任制,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和巡航频率,坚持提前介入,制定监管计划,抽调人力、艇力,集中力量实施多点多层现场布控。今年的“溱潼会船节”有500多艘船、近十万人参加,我们在会船水域实施有效监管,保证了会船节的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我们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规范水工作业的审批,加强对重点工程施工水域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施工行为。对不符合条件又急需审批的工程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提供技术指导,完善审批手续。全年共审批水上水下工程施工项目8个,发布航行通告11次,确保了沿江高等级公路、引江河大桥、南官河大桥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施工。 3、进一步落实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措施。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海事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汛期、台风期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从辖区实际出发,制订了辖区航道防堵保畅通应急反应联动方案、船舶载运水上危险货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农用自备船安全长效管理实施意见等;并对泰州石化总厂危险品装卸码头水域突发事件制定了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联合演练,使我市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得到初步建立。 (二)突出重点,水上安全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整治 1、开展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确保船舶适航。根据部、省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认真开展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一是广泛发动宣传。召开了由辖区内所有船厂、船公司负责人参加的300多人的动员大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发表了书面讲话。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宣传低质量船舶整治的目的、意义。组织编印600份《泰州市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活动宣传手册》,编发13期活动信息简报;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近500份,在重点船厂召开了班组长座谈会。二是认真开展调查摸底。与市经贸委一道,对辖区内所有船厂逐一登记过堂,共梳理出7家缺陷船厂和15艘低质量船舶,并对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