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层工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基层工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全县基层工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问题研究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民主管理企业的重要制度,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表明加强建设规范化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当前企业制度建设的重大课题。近期,我们民主管理部对全县基层工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职代会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1、职代会制度已经成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承担着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职能,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数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认真落实了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又为职工代表大会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使职工代表大会在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的新路子,我县公交城建、财贸系统工会全面推行了职代会制度,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都要经职代会讨论通过,职代会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2、不断探索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新途径
按照《辽宁省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要求,我县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推行中逐步规范并发挥了应有作用,县总工会通过检查指导,经验介绍、典型引路等有效措施,逐步推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3、厂务公开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县共有非公企业205家,有160家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制率达80%。20%以上的企业对单位的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事项每年至少进行1—2次公开,而且公开的制度完善、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同时每年召开1—2次职代会,并把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为职代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两年来,共评议领导干部70多人次,调整不称职干部9人,通过扎实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化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发展,使我县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和调动发挥职工积极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县总工会还通过在全县非公企业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和“双爱双评”活动,民主管理标准化建设星级认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县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目前,我县126家非公企业基本形成了以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已逐步被非公有制企业所采纳,成为企业民主管理的一个亮点。
4、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深受广大职工欢迎
我们民主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根据企业实际逐步建立民主议事会、民主听证会、劳资协商会、工会代表列席董事会会议等民主管理新形式,极大地畅通了非公企业的民主渠道,加快了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进程,因此,深受企业职工欢迎。
5、逐步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
超市、餐饮行业工会是我县最大的行业工会,涵盖企业291家,会员2384人,工会维权的任务繁重。而职代会制度在小非公企业中很难推行,大城子镇街道办事处工会面对劳动关系复杂化的新形势和非公有制企业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建立了行业性职代会,行业性职代会的建立,促进了企业与职工的“双赢”,为劳资双方的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其工作经验已在其他行业工会中推广。
6、专题性职代会作用明显
对于生产形势和用工相对稳定的企业都会以集体协商、工资协商、合理化建议、企业规章制度出台等内容为专题召开职代会,会上形成的协议、决议企业与职工都能较好地履行和执行,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基层工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党政工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非公企业党政领导和工会干部存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职工民主权利,重个体权益的维护忽视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倾向。一些企业管理者对民主管理工作有抵触情绪、觉得民主管理影响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因此对企业民主管理持排斥态度,还有人认为职工是民主管理的主体,不支持、不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人为造成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对立,还有人认为企业是个人的,老板说了算,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不愿意让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种现象在企业规模小、开工时间短的非公企业中具有一定得普遍性。
2、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
虽然各级工会对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但是非公企业职代会的覆盖面还不够理想,许多规模小、职工少、季节性用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3、职代会制度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到位
许多中小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