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doc

发布:2016-12-24约1.91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 不知道各位老师们有没有觉得,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纪律上常规上都不尽人意,可是在玩闹的事情上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怎样引导他们呢? 我们这个班的孩子是我从小班一直带过来的,现在已经是大班了。我们班里有一对双胞胎男孩,他们的常规学习纪律样样都让我很头疼。不过好在他们不是特别让人讨厌,还算是比较会讨人喜欢。后来在中班的时候,有一次练习跳高,通过检测,这一对双胞胎是我们班里跳得最高的,而且动作上干净利索。后来,我想了想,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平时闹腾惯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比其他的小朋友熟练一些。再后来,转呼啦圈的时候,他俩刚开始的时候直接不学,一个都转不起来,后来我盯着他俩学,我发现他俩学得很快。我就在想,应该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学习常规纪律都没法好好表现,这个应该没问题了,我便让班里其他的小朋友过来看他们是怎么跳的,注意其中的技巧。他们很高兴,表现的很积极,很热心的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要怎么跳,应该跳的多么高。 后来,到了大班跳大绳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胆子很大,所以在跳的时候也是他们俩个先学会的,甚至是跳的上瘾了,我便让他们带着其他的小朋友跳,这让他们的自信心瞬间满满,这个自信心同时也转移到了学习上,这让他们的爸爸妈妈感到无比的欣慰。 其实孩子不是不好好学,只是缺乏对他们的肯定,缺乏一个表现的机会,缺乏其他孩子对他们的认可。大人尚且需要别人的欣赏,别人的肯定,更何况一个仅仅四岁的孩子呢?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