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装置节能技改项目不发火硬化剂地面专项施工方案787544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甲醇装置节能技改项目成品罐区工程
不发火硬化剂地坪
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甲醇装置节能技改项目的重点工程,其中罐区地坪长186米,宽83米,总面积为11800平米,东西两侧各设置一道排水沟,排水沟内以及罐区地坪排水坡度为0.3%。不发火耐磨硬化剂3mm,铺均、压光 。
2. 编制依据
2.1 化学工业部第六设计院设计的《罐区±0.000平面图》 ;
甲方发放的工作联络单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9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2.2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材料组成
不发火硬化剂为50kg/袋的成品,由不发火矿物骨料白云石,高聚物,特殊添加剂特种水泥组成。本品具有不发火性和较高的耐磨损性,抗冲击,耐潮湿,装饰性强,不起粉,易施工,且遇到冲击或摩擦不产生火花。
4.性能特点
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可将混凝土耐磨性能提高225%)和不发火性;
与混凝土地面整体结合,不会脱落;
形成的高密度耐磨面层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维护费用低。
使用年限:25年以上。
5.性能指标
密度g/cm3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收缩率% 莫氏硬度 不发火值 1.6-2.1 ≥70 ≥10 同水泥地面 ≥7.5 施加20N压力,与1000r/min转速的砂轮磨、摩擦1000r/min:无火花产生 主要施工方法
6.1 施工顺序
不发火硬化剂地坪施工是在混凝土基层保证平整度且去除泌水之后开始进行,直至表面加工完成为止。具体施工顺序及工艺如下:
1)去除浮浆:如表面出现浮浆,应使用圆盘机械镘(模板边缘使用木抹)均匀的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破坏掉。撒布骨料,以平均每平方米6--8公斤的用量,分两次撒布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完成第一步撒布工作,待耐涂硬顶吸收一定水份后,进行机械圆盘的机械镘抹作业;待第一层不发火硬化剂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再进行第二次材料撒布作业),然后机械镘抹作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厚度为4—6毫米且具有良好的耐磨、防尘、防爆和美观性能的不发火耐磨地面。
2)圆盘作业:待耐涂硬顶吸收水份后,视混凝土的硬化情况,进行至少圆盘三次机械镘抹作业,机械镘抹的运转速度和机械镘的角度变化应视混凝土地的硬化情况而作出调整,机械镘抹作业应纵横交错进行。
3)表面磨光作业:耐涂硬顶的最终修饰加工是使用机械镘抹或由手工镘抹加工一次完成。
4)基层养护:混凝土基层完成后,为防止其表面水份急剧蒸发,确保耐磨材料强度稳定增长,应在地台完成的1—6小时内在其表面铺设塑料薄膜,进行前期养护。
5)卸模作业:卸模作业可以在地台完成后第二天进行卸模作业应注意不要损伤基层边缘。
6.2 施工准备
(1)对施工完的混凝土地面基层的混凝土进行确认,是否达到不发火硬化剂面层的施工要求,要求如下:
1)因不发火耐磨地面的厚度仅约3mm,无法以此来调整面层的平整度,同时,平整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耐磨地面的外观及内在质量,所以要对地面基层的水泥进行确认。
2)砼浇振初平后,使用较重的钢制长辊,多次反复辊压,对水平进行检测确认,并对偏差部位进行调整。
(2) 对混凝土的要求
1)强度达到C25及以上标号;
2)水灰比不高于0.50,最高为0.55;
3)混凝土塌度控制在75—100mm;
4)混凝土浇筑要分仓按序进行,以保证砼初凝时间均衡, 否则无法进行规模机械镘抹;
5)表面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小于30mm;
6)混凝土浇振作业,应特别注意边角之部位一定要捣实避免拆模掉角;
7)去除泌水;
8)室外地面施工,若遇下雨,要采取措施延长砼终凝时间,以保证耐磨地面,不在下雨时施工。
6.3施工工序
主要施工工序:基面混凝土→边角加固→计算覆盖率→第一阶段施工→抹平→第二阶段施工→抹光→收光→涂抹地面养护剂
(1)基面混凝土
1)混凝土基面浇筑及找平。
2)混凝土中水泥含量最少300kg/m。
3)表面砼浇筑厚度不小于30mm。
4)水灰比不高于0.50,最高为0.55。
5)混凝土塌度约为75-100mm 。
6)避免离析及泌水。
7)特别注意边角部位,确保完全夯实。
(2)边角加固
时间:水泥初凝前一小时
1)边角部位加置加强构件。(2)沿边带100-150mm宽,用手撒布材料。
3)用抹刀抹平。
4)在预备设置切割缝的地方,额外施工硬化剂,用钢抹刀抹进表面。
(3)计算覆盖率
时间:提前计划或起始30分钟以内
1)将地面划分成一定面积的区域,并保证在当天可以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