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拨开云雾见晴天.doc

发布:2016-12-21约1.1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拨开云雾见晴天 ——2009年寒假培训有感 汶城实小 王慧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具有雄厚的师资水平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更是保障一所学校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所在。因此,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关注的焦点。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2009年寒假,市教育局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培训中,学校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的培训思路,以转变更新教育理念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虽然培训只有短短几天,但是我们却收获颇多。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揭开新课程神秘面纱,获取教育教学真谛。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新课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目前,在中小学里,尤其是中小学的管理者们,有一种流行的观点:“科研兴校”。这种说法折射出的管理者们重视教育科研的心情和态度可以理解,值得赞赏,但是,“科研兴校”这种论点很容易使中小学的老师们误认为科研重于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导作用,认为改作“科研兴教”较为合适。首先,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应该摆到什么样的地位?这很值得我们深思。众所周知,中小学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心是教学工作(含德育),中小学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指向这一中心。一所学校,即便科研成果再多,如果教学工作没有做好,也就基本宣告了这所学校管理的失败——决定学校成败的关键是教学工作,而不是科学研究。 其次,中小学的科研,虽然能对振兴学校起到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间接的。中小学的科研旨在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直接服务对象是教学工作,只有教学质量上去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校才能得以振兴。而中小学的科研一旦离开了教学这个中心,就变成了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主义,就严重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所以,中小学的科研和教学应该有机统一,融为一体,科研为教学服务,反过来,教学实践又可以验证、修改和完善科研成果,从而促进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