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学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鉴定学
总论
本课程共计90课时,理论58节,实验32节。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二次。是中药(天然药物)专业主干专业必修课,是执业中药师必考课程。希全体同学认真对待。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国、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门“保持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实质:就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对新药源开发利用。
药物: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保健作用—帮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
药物可分为:
1、天然药物——天然产物及其制品:
A:大黄、人参、黄连
B:洋地黄叶、麦角。
2、合成药物(化学药物)
A: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头孢菌素、青霉素、VC、VA、VD等。
B:生化制品:转移因子、白介素等。
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而用于临床的药物
中药是药物组成部分之一,以祖国医学体系为主。
动植物:如:人参、黄连、肉桂、牛黄、羚羊角等
1:中国——中药材:国药:我国著名的特产中药材。
2:国外——生药Crude drugs来自动植物原料、生货(水浒生货原药)
生药学——Pharmacognosy(以现代医学体系来研究药物来源、应用等)
例:鱼肝油—鲨鱼提取脂肪油为生药,其脂肪油高含VAD,治疗缺VA,VD所致夜盲症
洋地黄—强心甙:地戈辛、西地兰治疗心律衰竭。
生药主要关键在于临床用于何种体系:甘草、大黄既可以是中药也可以是生药
(望各位同学千万注意)
中药材:主要指初步加工产于天然的动、植 矿物原药材。
中药当今发展状况:(供参考如下)
一、 中药业正面临国际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1、 日本:将汉方药研究改为东洋医药学。
2、 韩国:一药养百药,形成高丽参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中药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欧洲市场上90%以上的浓缩人参汁或整参来自韩国
3、 西欧:
随着“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
以及预防为主的医疗模式的转变,
西欧“军团”也开始用大量以自然植物为原料生产药品。
意大利23%、法国24%、德国38%
前苏联42%每年植物药品比重也日趋上升。
二、 我国中药发展形势和现状
1、 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可供植、动、矿物已愈8000种,中药饮片厂1500多家,中成药厂684家,中药材生产基地561个,具有一定明显的优势。
2、 加入WTO以后,发展与挑战共存。我国受到财力的限制,设备、工艺、剂型还比较落后,国际地位不尽人意。(我国中药业出口每年不到3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额1.3%)
3、 为了迅速加快中药业的发展,先采取了众多优惠政策,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使中药业尽快产业化、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早日步入世界前列。(创品牌,创高效、知识化、技术化等),达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
4、 资源开发,受到世界各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中药资源的普查取得令人可喜成绩。
中药鉴定:“整理提高,保质寻新”
一、 发掘整理祖国药学,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中药品种复杂,商品中药材存在着以伪乱真、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错综复杂现象和问题的品种。
中药混乱品种的由来与原因
中药混乱品种从古至今,例如:细辛与杜衡
正品药材生产不足、供不应求,
盛名之下,伪多冒替,
外形相似,貌似实异,
南北差异,
医药脱节,药不对症。
(3)、中药混乱品种的表现形式
弄虚作假,以伪乱真;
异物同名,冒名顶替;
同物异名,颠倒错用;
交叉混用,事出有因。
两药易名,颠倒错用。
一物多种,玉石难分
相沿袭用,旧习难改;
动矿不分,混淆使用
正品短缺,胡乱取代,
“新品种”层出不穷。
(4)、澄清混乱,拨乱反正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A、调查鉴定
B、本草考证
C、实验研究
D、临床验证
E、具实正品
F、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
G、行政与组织措施(宣传教育,控制收购。检查监督,限制使用。统一药名,以法治乱。)
(5)、重视中药“新兴品种”的呈现与前景。
“新兴品种”即新兴优良药材品种的简称。是异物同名药材中的后起之秀,是正品中药新的源泉。
如:新(软紫草)硬紫草
新疆阿魏阿魏
广防已不同本草记载防已——新兴品种。
(广巴戟)正品巴戟天不同历代本草所论述的种类——新兴品种
樟科的山苍子(山鸡椒果实)历史上毕澄茄。
酸橙是历史上枳实的枳壳的“新兴品种”
2、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见第1大点)
第二章: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