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对文化的解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新解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第2期 齐鲁学刊 No.2
总第233期 JOURNAL
QILU GeneralNo.233
“大众文化对文化的解构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新解读
王青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以其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它对西方发达X-业社会的深刻批判属
于广义上的大众文化批判。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化曲解构:解构
文化艺术的本质导致文化的异化,解构文化的价值导致文化经济商品化,解构文化的社会功能导致文化的政治意
识形态化。
关键词:解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中图分类号:B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13)02—0077—05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给予大 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体
众文化以最激烈、最鲜明的批判,其学派的主要成员 系,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
对大众文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发展表达 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在本
了极度的愤怒和不满,从不同的理论层面阐述了“大 质上是人类从事的文化创作实践活动以及这些实践
众文化”对文化的解构,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发达工 活动对象化的成果。本文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
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尖锐的 化批判理论主要是从狭义上界定的。作为一种艺术
批判。因为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理论视域中, 和审美形式,文化本应该是一种具有理想化和自由
大众文化具有多重身份: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 化、超现实特征的、最能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独创性
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更是一种人的存 的实践方式,它超越了格式化的生活方式和常规化
在状态和生存方式,所以,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对文 的社会活动,应是一种具有真正创造性的生存方式
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 和实现了真正自由化的生存状态。但是在西方发达
一、解构文化艺术的本质——大众文化的异化 的工业社会之中,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个与自然截然对立的范 的后果,随着工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的大众传播媒
畴,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哲学科学、观念信 介日益发达,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本真性不断丧失与
仰等一切人造物,因此,从文化的广义内涵来看,法 消融,逐渐失去自身的自由性、超越性和创造性,迷
兰克福学派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全方位批判都隶 失了自身出污泥而不染的灵性和异在性,悖逆了艺
属于大众文化批判。但从文化的狭义内涵来看,它 术的本质,成为非自由性、非创造性、非超越性的大
是包含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电影戏剧等各种不同艺 众文化,甚至成为统治人、束缚人、欺骗人的异化的
术形式和审美形式的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心活动、 文化力量。
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客观表达的文化传 艺术不仅是人们把握自然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收稿日期:2012一10—1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和谐山东建设”(11DZXZ02);山东省“十二五”高
校人文社会科学强化建设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
向”(MJDXK0105)
作者简介:王青,女,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77
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艺术美感也逐渐获 社会的反题”[4](P208)。也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一定
得了自己独立的地位,成为一种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