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二级泵站课程设计毕业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给水排水工程-二级泵站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式中Q1Q2分别表示泵站的供水量和管网的用水量
也可以采用将清水池各小时调节量或水塔各小时调节量中的所以负值相加后取绝对值的方法求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
在本设计中已知最高日各时段的用水量可以拟定二级泵站各小时的供水量分两级供水运用附表一计算分级供水时的水塔及清水池调节容积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已知数据填入1~4项第5项等于第4项减去第3项第6项为第5数据的依次累加第7项为第3项与第2项之差第8项为第7项的依次累加然后将5和7的所有负值相加后取绝对值填入本项的∑栏即为清水池和水塔各自的调节容积
第二节 分级供水时水塔及清水池的调节容积计算
见附表一
由计算表可知
清水池调节容积占最高日供水量的124
近期 124 124100000 12400
远期 124 124130000 16120
水塔调节容积占最高日供水量的5
近期 5 5100000 5000
远期 5 5130000 6500
第三节 用水量变化曲线见附图一
由图可知
一级供水量为最高日供水量的28
二级供水量为最高日供水量的50
时变化系数Kh 2456100 134
第四节 二级泵站流量及扬程的计算
一二级泵站供水线
本设计中的二级泵站等设计供水线根据资料中的徽城地区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拟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泵站的分级供水线应与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相接近以减小调节水塔和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当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大时应采用二级供水满足用水需求并考虑经济可行性
2在分级供水设计过程中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应注意能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之间的合理搭配能否满足不同时期的供水要求
在本设计中由于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分布不均匀采用二级供水有资料可知该地区最高日用水量近期为10万吨天远期为13万吨天从而确定设计流量
综合考虑一级供水时段为21点至次日6点设计供水量为最高日供水量的28二级供水时段为6点至21点供水量为最高日供水量的50则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如下所示
一级 1000002836 77778LS 1000005036 138889LS 1300002836 101111LS 1300005036 180556LS
远期
选定流速时应考虑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从技术上考虑为防止输水管因水锤的现象而出现事故最大设计流速不超过25~35ms输送原水时为避免水中杂质在管内沉积最低设计流速不得小于06ms从经济角度考虑流量一定时管径与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故如果流速取得小些时管径增大相应造价增加但大管径的管道水头损失小运行电费将下降相反地如果流速取得大一些管径虽然小造价会有所下降但是水头损失会增大由此而引起泵站扬程的增加直接导致运行电费的增加因此在实际设计中一般按一定年限内造价和年运营费用之和最小时为最经济的流速即通常所说的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
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有以下结论
管径Dmm 250 250~1000 1000~1600 1600 吸水管ms 1~12 12~16 15~20 15~20 压水管ms 15~20 20~25 20~25 20~30 在本次设计中为考虑安全供水分别采用两条吸水管和两条压水管
吸水管管径计算
先按近期流量设计每条管道流量Q 57871Ls选流速为12ms相应管径为D 590mm考虑远期供水需求适当放大可令
v 13 ms D 600mm
压水管管径计算
按近期设计初选流速为v 13 ms相应管径为D 800mm考虑远期供水适当扩大流速为v 15 ms
三二级泵站设计扬程计算
净水厂设计资料净水厂内沉淀池进水口设计水位4250m清水池最高水位403m清水池最低水位382m
输水管网设计资料净水厂至水塔输水管道长度为2500m根据管网计算结果确定出水塔最高水位为683m水塔最低水位为658m
水泵扬程为H ∑h
由资料静扬程为水塔最高水位683与清水池最低位之差所以 683-382 301m
∑h包括吸水管的水头损失压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泵内部的水头损失由于泵房内部管路尚未设置且水泵型号未知所以先假设 3m 2m为了保证供水的可靠性采用了两条压水管材质为铸铁管管径取900mm则最大供水时第二级供水
V QA 4Q2 213889 3140808 138 ms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可得当Q 06945LS时选用D 800mm的压水管此时V 138 ms在经济流速范围内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可知铸铁管道粗糙系数n 0013则由曼宁公式得压水管比阻s 1429
所以得压水管的水头损失为 2s 1378m
则水泵的扬程为H 489m
综上所述水泵的设计流量和扬程为
Q 13889LS H 489m
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