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雷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远 程 监 控 中 心
防
雷
设
计
方
案
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
2016年5月13日
目 录
1概 述 3
2 雷电破坏途径 3
2.1直击雷 3
2.2感应雷 3
3防雷措施 4
3.1外部防雷 4
3.2内部防雷 4
3.2.1屏蔽 4
4设计依据 6
5防雷方案设计 7
5.1电源系统防雷措施 7
5.2计算机机房网络通信系统防雷设计 7
5.2.1设计依据 9
5.3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9
1概 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显示技术(CRT)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系统集数据采集、信息传送于一体的网络形成,随之引入了大量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大量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MOS电路和CPU单元,其对瞬间过电压的承受能力大幅降低,将成为受雷电损害的主要设备。所以对于雷雨多发地区各系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明析瞬间过电压产生途径和危害是正确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据美国通用研究公司提供磁场脉冲超过0.07高斯,就可引起计算失效;磁场脉冲超过2.4高斯就可以引起集成电路永久性损坏。那么如何设置防雷措施和接地、有效抑制雷击过电压及电磁干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大多数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是保障网络畅通,设备运行完好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环节,是众多信技术产人员在网络维护及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案制定的目的是考虑实际环境因素和用户实际需要而做出一套比较完整而易于操作的防雷设计及安装技术的防雷方案,从而达到机房网络设备、电子设备安全地运行。
2 雷电破坏途径
2.1直击雷
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外部避雷装置即: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导通只能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击雷的损毁,但雷电仍然会透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
2.2感应雷
系统电源线、信号传输或进入的金属管线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100kv,信号线路上可40-60kv。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80%。防雷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J≤100Ω(静电泄流通路要求)
防雷接地 RF≤10Ω (雷电接闪后泄流要求)
另导体之间的连接电阻应小于0.05Ω。各种线、环、网的设置,采用不同的规格的金属材料,金属件、导线连接件的电气连接或其压接连接接触电阻应小于0.05Ω。
3-2-3:均压等电位连接
按照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6.3.4条要求,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均应在界面处做符合要求的等腰三角形电位连接。对机房所有金属设备外壳需做等电位连接,并在静电地板下做均压环设施,让设备地就近接地,避免机房内因建筑物柱筋在泄放雷电流时,引起周围金属物件感应电压不一致,造成设备之间金属放电现象。同时要求均压环与机房柱筋进行连接。这需要根据各系统所在其建筑内的空间决定均压环的大小和平面布置。
3-2-4:设备安全距离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6.3.2条要求,设备安放位置应远离建筑物的梁、柱、壁顶等有金属的地方,避免其内钢筋在泄放雷电流时对金属产生较强的磁场,形成电磁脉冲电流,造成设备损坏,各系统电子设备安放位置的安全距离应规范要求。
3-2-5:安装SPD(过电压保护装置或浪涌保护器)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六章第四节要求,在线路进入不同的防雷分区界面上需做等电位连接,即采用电涌保护器。
4设计依据
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中国GB标准与部委颁发的设计规范的要求,大楼和大楼内之计算机房、程控机机房等设备都必须有完整完善之防浪涌保护措施,保证该系统能正常运作。这包括电源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电脑网络、卫星通信设备等装置,GB50057-94
(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I312
(4) 《过电压保护器》 IEC 61643
(5) 《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 IEC 61644
(6) 《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