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亚大陆的史前语言接触看汉藏语系的起源问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藏语言研究
从欧亚大陆的史前语言接触
看汉藏语系的起源问题
徐文堪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主要的争论存在于多区域性模型和单源模型即源于非洲之间。
起源非洲的假说,目前在科学界占主导地位。自1997年德国等国科学家对19世纪发现的尼
人化石作了DNA测定以后,意见更趋一致。2000年对格鲁吉亚和克罗地亚洞穴出土的尼人
化石的检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近来时有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非洲起源说”提出
质疑,并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英国《自然》周刊在2001年9月27日报道,中、美学者对北
京以西150公里的河北省阳原县境内的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进行了古地磁测
定,推断其距今136万年①,从而确知这是目前发现的东北亚最古老的石器。此外,在格鲁
吉亚等地也有早于100万年且为学术界接受的旧石器文化发现。对西班牙人属先驱种(H0|m
antcⅪe880l)化石的研究,也颇引人注目。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非洲单一起源论”受到挑战.
人类从非洲、亚洲等地分别独立起源、进化的学说,较易为人们所接受。其实,我们并不否
认世界各地发现的能人、直立人和尼人等也可以归人“人”的范畴,但不能把它们视为现代
人(Homo
sapienssapiens)的直系祖先。因为在生物学的分类上,能人、直立人、尼入、现
代智人不是同一物种,不同的物种之间,是不会发生自然演变的。
1998年秋季,中国学者褚嘉佑等人②利用3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南北人群
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遗传结构,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和进化树聚类分析都支持现代中国和东
亚人群来源于非洲,并经由东南亚进人中国大陆的结论。由于微卫星位点突变宰较高,对研
究较久远的人类进化事件和人群迁移有一定的局限性,宿兵等人@又利用目前公认研究早期
人类进化和迁移的思想工具Y染色体SNP的19种单倍型研究了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再
次证实了东亚的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并由南方进入东亚而后向北方迁移。但是,中国大陆和
东亚地N出-I-的人类化石形态上的连续性,一直被认为是支持现代人类多地区起源假说的有
a1.2001.Earliest in
① 2hu,R.X.et 0fhumans
p嗍e m岫Asia,Nature413,413—417.
al,1998,C,enetie of in
0Chu,I.Y.d China,Proc
relafiomhippopII】日6mm Natl^∞d妊蚴95,
11763一117鹋.
a1.1999.Y—ch脚哪mevidenceforanmkwatd Eaaterll
③su,B.et humaminto
n】i胛6伽0fIlll“[n A8ia血驴
illgthelastleeAge,AmJHum胁65(6),1718—1724.
270
从欧亚大陆的史前语言接触看汉藏语系的起源问题
力依据。为研究该地区现代人类独立起源的可能性,柯越海等q)对来自中国各地的9988例
男性随机样本进行M89,M130和YAP三个Y染色体单倍型的基因分型,这些突变型均来自
另一Y染色体单倍型M168T。M168是除非洲以外所有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共同具有的一种
古老的突变型,在除非洲以外地区没有发现一例个体具有比M168更古老的突变型。经检测
来自中国各地的近一万份样品全部具有M168的突变型,也就是全部都携带有来自非洲的
“基因痕迹”,因此。Y染色体的证据并不支持现代中国人独立起源的假说,这也是目前支持
现代中国人非洲起源假说的最新的遗传学证据。现在,他们使用的样本已增加到12127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