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pdf
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
醉翁亭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中考复习所处的位置及复习目标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在创作背景上是作者
因倡导革新不成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是作者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
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也是中
考复习的重点篇目。复习《醉翁亭记》,意图指导学生着重领会欧阳修山水游记
的借景抒怀,与民同乐的思想。
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复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和理解。
2、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游记散文借
景抒情的特点
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习虽
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二)本课设计思路及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说课设计针对的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为了发避免复习课死气沉沉
的现象,防止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复习的效果。本堂课主要采用小组竞赛的
方式进行,碰到疑难,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重点实词、重点语句
的翻译和理解,采用必答题的形式,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进行,这样设计
的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文言文的复习落到实处,避免花架
子。对于文章主要内容、主题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采取学生分组互相提
问的形式进行,学生设计的问题,老师事先提出要求:
1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两道。(这里重点是对文章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2围绕文章主要内容及主题理解的问题2道
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的题1道。(这里主要是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
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1页共32页
所以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确立为:
重点为: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重点句的默写、
翻译和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在学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结合小组
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位,而且把文言文的复习落到实处,避免花架子。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及补充。
最后再辅以一套紧扣中考试题走向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说学生
初三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
一定的步骤,但是系统复习还需要教师归纳整理、比较探究,学生才能有章可
循。另外,初三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
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取小组之间的竞赛进行,辅以“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式,还有比较法,对于相同文体进行类比归纳。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启示我
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复习,而且关键是在复习中要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今天我们
就一同来复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也希望每个同学在这一堂复习课上能够
有不同于学习时的新的体会或发现。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复习了《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这两篇文言文,同学们也一定积累了一些复习文言文的要领,那
么下面哪些同学来说一说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呢?
(点名回答)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这
第2页共32页
样使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的目的更加明确。我由孔子的一句话导入本节课的复
习,一方面让学生联系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区分了复习课与新授课的
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
理解。
2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游记散文借景
抒情的特点
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习虽
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